98民進黨中國政策研討會

西進「中國」是最錯誤的選擇

王世堅/民進黨顧問

壹、後冷戰時代國際情勢對台、中關係的影響
貳、台中雙邊協商與互動關係的策略性規劃
參、 台中經貿關係的挑戰與因應對策

壹、後冷戰時代國際情勢對台、中關係的影響

一、亞太地區國際形勢的變與不變

 自長遠人類文明的歷史遞變來看,二十世紀九0年代初期發生的蘇維埃共和國的解體,可謂具有極深遠的重大意義;象徵著一個舊時代的終結以及一個新世紀的開端。過往被意識型態牽扯糾纏而硬生劃分的兩極化國際體系,隨著蘇聯的瓦解,進而鬆動、崩壞。世界各國在崩壞後相對拓開空間的國際政治舞台上,開始重新調適、摸索,並嘗試建立一新的全球遊戲規則與秩序。

 從這樣世界權力政治版圖重整的角度去觀察近年來,國際體系各行為者彼此擠壓碰撞的互動圖像,我們大致可勾勒出一個「一強多極」的新的國際政治權力結構:在這個新的權力結構中,美國以國際體系中超強的地位扮演著主導者、佈局者的角色,但在不同區域、不同議題上,亦以尊重各區域傳統或新興強權利益的態度,試圖穩定、架構出自冷戰後,美國領導者:布希、柯林頓一貫相承、熱切希望的「世界新秩序」。

 冷戰後的亞太區域,自亦是置身於全球權力結構的重整變化中,俄國勢力的隱退,中國國力的上昇,所造成的亞太權力版圖的重組,使美國在思考、規劃亞太區域的新秩序佈局時,必須考量一既可容涵原有的傳統區域利益,又能兼顧新的權力變數的架構。

二、台灣的國際環境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美國在冷戰後所主導的亞太新秩序,最值得重視、對台灣最重要的即是美中台三邊關係架構的浮現:

 冷戰後期,美國「聯中制蘇」的戰略擘想,使台灣戰略地位大降,「三公報一關係法」將台灣在國際上定性成一個不擁有法律上國家地位的畸形存在;台、美間往來謹守民間層級,台、中間則隔絕、無往來跡象。台灣在中、美、蘇大三角架構中,只淪為中美雙邊關係之間拉扯交易的一個籌碼而已。但在九0年代之後,中、美、蘇大三角架構崩解消散,在重組的權力結構中,台灣逐漸在相對拓開的國際空間中,浮現、確立了國家主體性格,取得了相對主動的國家行為能力。

 台灣今後面對的即是這一嶄新的中美台三邊架構的對外環境,這一新的對外環境對台灣當然構成了新的挑戰,但也帶來了新的契機;新的挑戰是:台灣今後面對的是如何更細膩、更具策略地的去處理與中、美這兩大影響台灣未來國家生存發展的強國間的雙邊關係,尤其是必須積極主動地處理好因經濟改革而國力上昇、卻與台灣有主權零和衝突的臺、中關係;但必須指出的也是因此一美中台三邊關係架構的浮現,所標示出台灣從以往被制壓、被委屈的角色,到成為可以主動介入去創造、處理攸關自身前途的國際環境的新變化。如何有力、清楚地掌握此一新變化下的新契機,應才是我們必須憚精思考的方向。

三、中國在後冷戰時期與台灣的互動

 進入後冷戰時期以來,國際秩序的環境發生了結構性、根本性的變化。前蘇聯的威脅不再,中國(共)興起成為亞太區域霸權,亞太各國間的關係,形成了新的基礎架構,逐漸使台灣擺脫過去在國際間的孤立與被動,得以配合政治民主化和日漸開放的經濟,尋求新的國際定位與空間,同時也使得中國一貫的對台國際封鎖策略,不斷的被打開缺口而難以遂行。

 是以,武力威嚇乃成為中國新的攻略選擇。然而一年來鼓動軍事危機的結果,卻反而促使世界各國更加重視、關切台灣的發展,並且明確的表達反對中國併吞台灣的立場。中國的軍事行動,時機上很恰巧的讓冷戰後的亞太新秩序,有一個浮出、成型的機會。我們相信,中國雖不情願,也得體現現實適應未來的國際新秩序。台灣的中國政策乃至國家生存戰略,值此之際,亦當有更宏觀、更具開創性的構想與作為。

四、中國政策目標與政策指導方針

 在中國對台採取絕對的「不承認主義」,並無時不以各種蠶食鯨吞之手段,斷絕我國任何生存機會的今天,我們對於現階段兩岸關係的本質應有正確的認識與掌握,係處於「穩定的對峙狀態」。兩岸的對峙與競爭,是目前雙方關係的基本性格,在對峙中追求穩定,是當前努力的重點,目的是建立過渡到長遠的和平,以實現國家的獨立與自主,確保人民和後代子孫的幸福。

  1. 在長期政策目標方面,台灣應得以在國際社會充分保障主權,行使國家人格既有的一切權利,善盡國際責任與義務,營造國家安全與利益的有利條件。因此,我們必須加入聯合國,並且與中國維持友好,以各種形式建立雙方和平、平等、互惠、安定的關係架構。

  2. 在中、短期政策目標方面,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有利於台灣以及所有周邊國家的發展。因此致力推動亞太安全合作體系的成立,才能促進經濟的互利共榮。台海衝突關係的解除,是實現此一目標不可或缺的要件。台灣的生存權利必須為中國所承認,雙方才能中止敵對狀態,轉化對峙為良性的競爭。

回頁首


貳、台中雙邊協商與互動關係的策略性規劃

一.檢討現行政府大陸政策的錯誤與缺失

 近年來在中國一連串文攻武嚇的對台壓迫行動下,台海情勢的緊張驟然升高,兩岸關係陷入開放以來未有的低迷氣氛,雙方協商亦隨之中斷。此一局勢更加突顯了政府大陸政策的混亂、不當與荒謬。

 行政院八十六年度施政方針明文指出:政府要「讓台澎金馬成為中華民國的新中原,主導國家統一的進程與方向」。將「堅持國家統一遠大理想,維護台海和平,擴大兩岸民間交流,促進良性互動」列為當前政府施政的首要重點。此一政策目標,係依據國統綱領之指導而產生。陸委會在其政策說帖中指出,國統綱領的政策意涵與據此的衍生的原則包括:

  • A.堅持一個中國,謀求中國統一
  • B.逐步放寬限制,擴大民間交流
  • C.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於國際間相互尊重,互不排斥

 上述充滿「一個中國」幻想的立場與原則,將導致政策的重大錯誤如下:

  •  A.預設統一立場,無視全體人民之意願,違背「台灣優先」的最高利益考量,造成社會內部對國家認同的錯亂,嚴重影響朝野對中國政策共識之達成。

  •  B.自我否定進入國際社會的可能性,陷入中國所主張「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台灣問題為中國內政問題」的一貫邏輯,迫使國際間以降低台灣國家法人之方式處理兩岸關係,抵消務實外交努力的成果。

  •  C.扭曲兩岸關係應有的定位,模糊化台、中雙方各自擁有獨立主權與互不統屬的管轄權之事實,引起雙方往來、協商之困境。

  •  D.製造出目前「軍事危機升高、政治關係低盪、經貿往來熱絡、文藝交流頻繁」的不正常現象。

 在中國「和戰並用」的對台政策中,擴大與台灣的經貿往來,一直是其實現「以商圍政、以民逼官」迫使台灣屈服的重要手段。在從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中謀取利益的同時,如何確保國家安全,是現階段大陸經貿政策最重要的目標。當前政府對大陸的經貿措施,未能妥善處理而衍生的政治經濟問題包括:

  •  a.對中國經濟優勢有喪失之餘,隨著兩岸經貿交流,台灣所一向領先的生產與管理技術大量流往中國,並被充分學習模仿後,反而成為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

  •  b.集中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投資,使產業分工現象日漸升高,擴大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依存,構成國家安全上的威脅。

  •  c.赴中國投資的台商缺乏保障,一旦雙方有所衝突,難以避免台商成為要挾我們就範的籌碼。

  •  d.在中國以軍事演習等極不友善行為對待我國之際,政府的大陸經貿政策,毫無反應能力,暴露出完全無法配合國家整體利益考量,因應中國併吞行為的缺失。

 中國一方面製造政治軍事緊張,以脅迫我方政府;一方面擴大文化、藝術、學術、科技交流,以爭取人民認同,弱化團結共識。此一兩面手法,至為明顯。不幸政府大陸事務部門,竟一味隨其政策起舞而不知。在中國展示武力恐嚇台灣之際,還在致力於以二十億基金援助其農業改良(讓中國省下更多經費發展軍備?),還在沾沾自喜於促進交流有成(八十四年來台交流人次,較前年成長64%)。缺乏策略目標、為交流而交流的交流,適足以讓我們喪失更多互動時的籌碼。

二、現階段中國政策應有的作為

 在國際局勢已然快速變遷的時代,中國仍不改其對台基本立場,將會遭遇更大的阻力與挫折。我們在整體戰略上,並不居於絕對劣勢,且將有更多的籌碼與空間,應該站穩國家利益優先的立場,妥善而靈活的加以運用。

  1. 對應中國併吞企圖的具體措施

    •  A.建立朝野共識,強化反併吞意識。正確掌握中國統戰攻勢的作為與訊息,在民間展開反統戰教育。政府更應針對中國的滲透分化,採取有效防制措施。

    •  B.積極加入國際社會,參與國際活動。在建立多邊關係方面,除以主權國家地位提出申請入會外,全球311個政府間國際組織(IGOS),台灣只有10個會籍,4235個非政府間國際組織(NGOS),則只有795個會籍,顯然還有很大的空間有待努力。此外繼續提升與各國間的雙邊關係,不因中國威脅而有所卻步,也是保障安全的一大重點。

    •  C.建立堅實的國防,形成有效嚇阻。強化海域執法能力,確保海防安全。

    •  D.將台灣納入區域安全對話成員中,減緩單獨面對中國軍事威脅的壓力,尋求管道加入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CSCAP)與東協區域論壇(ARF)。

  2. 裁撤國統會。或改制為國家發展委員會後,擴大在野黨參與,作為朝野溝通協調、形成共識的機制。

  3. 導正兩岸交流方向

    •  A.兩岸交流既然以互惠為前提,在中國對台灣採取強烈不友善行為時,我們有權也有必要中止交流活動,並拒絕提供各項援助與服務。

    •  B.政府應針對兩岸交流事項制定「互惠清單」,要求中國方面應允相同程度的互惠交流措施,避免交流淪為單面向的開放和付出。

  4. 調整海基會功能

     修正該會現行宗旨(中國的、善意的、服務的)為「對等的、互惠的、服務的」,以切合該會之性質與任務。

回頁首


參、 台中經貿關係的挑戰與因應對策

一、西進中國是最錯誤的選擇

 囿於台灣本身工資成本、土地成本太貴、行政效率低落等問題,幾年下來,不知不覺,台灣所有投資幾乎流向「中國」。從數據上來看,台商對外投資案,投資「中國」戰所有投資案的百分之七十五強,同時台灣每年也有百分之二十二的出超來自「中國」;誠然,「中國」市場拜其龐大的人工及未經開發的處女地之賜,是台灣資本家競逐的優秀場所,但政府在鼓勵商人對外投資之餘,應當進一步評估投資計畫及適度的導引外資方向,畢竟「中國」不是台商唯一可投資的市場,一味的投資「中國」,造成投資過於集中,面臨的風險壓力也就無法分散,就投資觀點上來說:西進「中國」絕對是最錯誤的選擇。

二、投資「中國」停看聽

 事實上,純就投資經濟立基考量,「中國」環境絕非投資地點的最優選擇,畢竟「中國」視台灣為「國內」,並未拿出尊重外資的態度對待,台商在如此立基下,投資「中國」是相當不公平的;反之,台商到東南亞、或者到國際上各地投資,都被視為外資且受到尊重,由此一觀點看,西進「中國」投資,不如南向東南亞等視台資為外商的國家投資。

 再說,台商對外投資,並不是除了「中國」就別無選擇,且「中國」也不是最佳投資地!就以商機及利益觀點並從數字面舉例:「中國」鐵路五萬三千公里長,交通道路密度是印度的四分之一,美國的六分之一,日本的十二分之一;「中國」港口吞吐容載量五千噸,尚不及台灣高雄五萬噸的容載量;「中國」水資源每人每年四百九十立方公尺,不及全世界標準的四分之一,僅為台灣的五分之一,美國的六分之一;「中國」可耕地面積九萬六千公頃,每年以三十萬公頃的速度在減少中;一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論,「中國」農技及可耕地,可供應「中國」五至六億人口,若吃的方面退而求其次,或許尚可供養八億人口,但反觀現在「中國」,卻要養十二億的人口,其供給、負載以及經濟沈痾,從「中國」為全世界最大食糧輸入國的事實即可看出。面對這樣的數字實例,台商投資「中國」真的應該停、看、聽!

三、西進「中國」不如南向東南亞

 台灣西進「中國」資本如果過多,將來「中國」貿易的談判就幾乎取得台灣主導權,中國官員來台向台商招手,其實台商應該篤定的拒絕!因為除了「中國」外,台商對外投資事實上也有其它選擇的,諸如印尼、泰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

 雖然柬埔寨不久前遭遇政變,一時之間台商慌亂陣腳,不少人隨同撤僑回台,但細究整個是事情,歸咎於政府一直鼓勵台商對外投資,卻沒有在事前對該國的政治加以評估,而外交當局在事後,不見儘速追查是否有代表擅離職守,而竟洋洋自喜表示台灣仍是在無邦交國撤僑最快者。台商對外投資,有時真如失草之跟,從柬埔寨撤僑事件看來,政府官僚呈現「阿Q」心態,台商的悲哀或許正在於此。

 事實上,柬埔寨撤僑過程可以檢討,但南向政策卻不該因此而「因噎廢食」。舉例來說,台灣需要外移的產業,大半是勞力密集的工業,如同「中國」可提供的條件一般,東南亞可提供的重況幾乎差不多,基於分散風險原則,台商理當向南推進。

 在台灣,事實上有一些人身體力行,舉辦「投資柬埔寨」活動等,必能為資訊不夠南向投資政策,提供台商充分資訊,以作為商機判讀,並引導資金流向正確的方向。對此,我們不禁要提出,政府在獎勵對外投資上的執行能力,尚不如民間團體對投資所做的評估,尤其在這次柬埔寨事件中,更可以看出,政府在獎勵投資上,真的只有口號,沒有實際!

 當然,台灣確實有不少資本家假借國內投資環境變差,然後惺惺作態逕赴「中國」投資,以此要脅政府,這就是資本家不受國人尊敬,同時投資「中國」的熱潮受到質疑的原因。面對此,國內資本家,實應有更高的自我期許;而在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擔憂「中國」市場與美國市場同等影響台灣經濟的事實,因此,對「中國」未來的投資狀況,我們主張政府必須直接訂出限制,有效遏止台商赴「中國」投資的情形。

 我們並不強調一切以國家政策為主前進的狂熱國家主義而只是倡導叫無風險且國家利益與企業力譯本身相符的一種方式,作法也應國際化,而這一切將不要因為柬埔寨的偶發事件而有所退縮,應以更進步成熟的對外投資方式,換取台灣經濟的永續成長。

四、官商攜手「渡小月」

 儘管外資出走是必然,但改善國內投資環境,政府單方的努力,絕對無法解決所有投資環境的問題。固然政府必須在國土規劃以及整體行政效率上,作更有效率的應用與簡化,但國內的資本主更應改變國去仰賴政府政策支援,徹底對本身產業的競爭力作一番提昇,並且刺激國內內需市場的消費力,加速國內景氣循環,如此方能在政府及商借的合作之下,真正度過經濟不景氣的「小月」。

  從另一方面說,民眾對政府嘗試改善投資及經濟環境的口號宣示,提出的遲疑是無可厚非,畢竟政府除必須對「中國」投資訂出限制;同時制訂完整計畫,有效導引外資南向東南亞之外,也應將台灣整體經濟環境的改善,建立在整個行政資源的透明化,防止政府貪污現象的環節上,如此才能結合優秀資本主投資,建立雙方之間透明而公平的權益關係,並進而重新規劃國土;或由國家開設工商綜合區,出租使用權或設定地上權,使土地成本不致影響公司整體營運,並且與勞工建立良性的互動。同時,政府必須扮演確立公平而有效的勞資仲裁機構的角色,在相互提昇的狀況下,產官各界才能共度這個這一波經濟寒冬。

回頁首


DPP(c)copyright 1998 版權所有 任何形式的引用請徵求主辦單位及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