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論文

從兩性平權觀點
談臺灣女性的教育處境及改善之道

 

謝小芩

清大通識教育中心
人本教育基金會

 

  在婦女節談兩性平權與女性教育有著重大的意義。傳統社會中絕大多數女性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終其一生都被限制在家庭中。近代以來,女性得以跨出家門,突破傳統角色的枷鎖,步上兩性平權的道路,主要是拜教育之賜。然而,教育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環節,自然也受到社會價值的約制,對於男女兩性仍有著或顯或隱的差別待遇。這時,兩性平權的觀點,又提供檢視與改進教育體制中種種不利於女性發展因素的參照。

  回顧戰後五十年來,臺灣學校教育的發展迅速,民國五十年代基礎教育已經相當普及。延長九年義務教育後,民國六十年代後期,凡屬中學學齡者,不論性別,也大都就學。民國七十年代起,高等教育逐漸擴充,女性就讀大專院校的機會也大為提高。但是,如果仔細分析,我們發現,女性的教育處境仍然遠遜於男性。

  以84學年度的教育統計數據來看,因義務教育普及,國小與國中學生性別比例反映人口性別比,女生約為48.6%強。在高中階段,普通高中導向升學,其地位優於導向就業為主的高職。女生在高中生所佔比例降至47.4%,在高職則高達53%。在高等教育階段,大學的位階高於專科;我們又發現,女生在大學人口中只有44.4%,而在專科生中多達52.3%。研究所階段,女學生只佔26.2%,只有男生的三分之一。這樣的數據說明了,在義務教育之上,女性就讀優勢學校的機會低於男性,而且隨著教育階段的提昇,女生就讀的比例則逐漸降低。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大專教育階段男女就讀領域區隔的現象。同樣以84 學年度的資料為例,專科理工農學生中,女生佔 37% ;單就理工學生而言,女生只有 26.3% 。大學理工農學生中約 22.3% 為女性,到了研究所其比例更低於五分之一。

  這些現象,是傳統性別刻板印象與政府的教育擴張政策交互作用的結果。在經濟成長掛帥的教育政策之下,大專教育的擴張都是以有助於提高經濟生產的領域為主;工科大量增加,而文法等不具 " 生產力 " 的科系則相對受凍結。因此,大學聯考中,女性考生最多的第一類組(文、法、商)錄取率不到40%,而以男性考生為主的第二(理工)、第三(醫農)類組錄取率則分別超過47%、甚至將近62%。偏低的錄取率,也使得女性考生面臨了更激烈的升學競爭。

  除了大專校院的就學機會不利於女性之外,學校教育也系統性、制度性地強化兩性角色的刻板印象與歧視女性的訊息。在上一週所舉辦的本屆「婦女國是會議」的次論壇中,多位學者分別從教材、教學互動、學校空間規劃與女性人身安全的角度,討論了學校教育的性別偏見與不利於女性發展的因素。

  蘇芊玲綜合過去十多年來多個婦女團體與研究者對國小到高中階段的教科書所作的分析,指出教科書中:(一)女性所出現的次數與頻率遠低於男性;(二)傳遞強調刻板僵化的性別印象;(三)省略歪曲女性各方面的歷史貢獻;(四)傳遞男主女從的性別意識形態。如此偏頗的教材對女學生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蘇芊玲認為,教科書中缺乏現代女性可以學習的角色典範,無法幫助女學生建立主體性,以開展多元的角色。同時,教科書只強調狹隘的女性氣質,忽略學生的多元氣質與個別差異,難免會造成自我疏離、自我否定的後果。此外,當教科書過度重視男性價值觀、單一呈現男性經驗時,也就無法正視女性的經驗、無法保留累積女性文化的傳承,而造成女性文化的斷裂。現代女性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無緣知曉前輩女性的來時路,平添孤獨與摸索。

  謝臥龍從課堂師生互動呈現學校教育中的性別偏見。他的研究發現,國小五、六年級自然與算術課堂中,師生互動機會顯著性偏向男生;社會與國語課課堂中,女學生獲得較多互動機會。在幼稚園中,園學習歷程的觀察研究也發現,幼教老師在介紹玩具時,通常會找男生示範醫生使用聽筒,找女生示範洋娃娃等。在國中科學教育課堂中,老師給男生思考與候答時間顯著長於女學生。這類充滿性別偏見的課堂互動,不但剝奪男女學生相互學習的機會,更會因性別的因素而減低學生參與學習的意願,也可能影響到學生未來學業、職業與生活方式的選擇。 此外,他也發現,各級學校諮商輔導人員往往認為女性案主較情緒化、缺乏信心、不夠獨立自主、自不量力等。帶有如此偏見,其對於女性案主的幫助自然大打折扣。

  楊清芬指出學校空間大多以男性需求為規畫依據,不利於女性的發展。例如,女廁的間數往往少於男廁。但由於生理上的差異,女性如廁時間幾乎為男性的二倍,次數亦較頻繁,女性其實需要較大的廁所空間。又如,學校上體育課時要求學生換裝,在沒有更衣室的安排下,男學生可以在教室裡換,女學生就得遠至廁所裡就著馬桶換裝。而夏天運動過後全身濕透,男學生可以將上衣脫掉,或以水龍頭沖涼;女學生卻只能不斷拭汗,帶著一身濕黏上完其他課。如此一方面要求女學生必須「矜持」「不外露」,同時卻未提供應有的設施。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日常生活小節,卻在空間規劃缺乏女性經驗關照之下,長年累月、無所不在地困擾著女學生。

  女學生在求學過程中遇到性別暴力的機率也遠高於男生。羅燦煐指出,國內研究發現,約有一半的高中職女生曾遭遇性騷擾(男生為8%);有8%的各級學校女學生曾遭受校內教職員工的性騷擾(男生為3%);且有約4%的大學女生曾遭性侵害,相對地男生約1%有類似經驗。性別暴力的受害女性在生理、情緒、認知、行為及人際關係方面都發生失調、失常情形,身心受創影響深遠。而性別暴力的社會迷思則更將事件的發生歸咎於女性自身,造成受創女性的二度傷害。

  吳麗芬則以人本教育基金會多年接受學生申訴案的經驗,呼籲學校在實施性侵害防治教育時,首先應以「尊重」培養自主、無懼的下一代,在危機來臨時,才不至於成為待宰的羔羊。教師站在教育與兒童保護網的第一線,尤其需要性教育方面的再教育與資源。政府部門也應該多投入資源,增加實務工作的專業人員,才可能有效落實性侵害防治工作。

  綜合上述學校教育內容與校園生活中諸多不利於女性的因素影響之下,隨著受教時間的增加,女性的學業成就也逐漸落後。由於勞動市場的性別歧視,女性即便有高學歷也很難施展抱負,使得女性的教育抱負也低於男性。

  討論至此,我們清晰的看出,在由男性主導,以國家發展與經濟成長為目標的教育變遷之下,女性的就學就業機會增加了,但是失衡的教育擴張政策,學校中男尊女卑的人事結構,充滿刻板印象與性別偏見的課程與內容,缺乏關照女性安全與需求的校園空間,以及教育對於女性的低投資報酬率性效益,共同支撐起學校教育的父權意識型態的再生產功能。

  不過,教育之可貴,在於它依舊存有改變現狀的可能性。經過婦女團體與婦研人士的爭取,女性的教育處境已略有改善。但學校教育的父權意識與性別偏見仍然森嚴,中小學教育又比大學更加封閉保守,而迫切需要兩性平等教育。為了使學校教育不再淪為複製父權性別秩序的工具,更為了讓學校教育發揮促進兩性平權的功能,我們建議:

一、教育政策的方向,應均衡人文與科技的發展,平衡對公私立學校的資源分配,以保障女性的就學機會與教育品質,並將兩性平等教育列入教改優先推動的項目。

二、全面檢討正式課程結構,打破男女學習領域的區隔。重新設計非正式課程,避免落入刻板性別分工的窠臼,減少競爭性活動,增加合作與關懷性的活動。

三、檢討各科教材中不利於女性的意識形態,去除歧視與扭曲女性的內容。開放教科書編寫,納入女性觀點及增加有關女性經驗主題與素材,公允地呈現兩性的活動與貢獻,強調性別尊重的態度。同時,教科書編審委員應廣納婦女研究學者、民間婦女代表、教師代表等,定期檢視教科書並公佈結果。

四、將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納入教師職前訓練與在職進修,加強其對於性別議題的認識與敏感度,建立開放正確的性別價值觀,培養處理與性別有關問題(如性騷擾)的能力,並提供相關的資訊。「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在立法院已三讀通過,並在1997年1月22日公佈實施,其中第8條闡明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4小時以上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其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平等教育
(二)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三)對他/她人性自由之尊重
(四)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五)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六)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七)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落實的關鍵,即在於教師、輔導與行政人員對兩性平等教育的認知、態度、以及其在教學與輔導上的運用。

五、檢討學校空間設計,加強校園安全,減少死角,增加空間中各角落 的視覺穿透性與可及性。調整空間配置,使空間運用多元化,並照顧女學 生的需求。從事校園規劃時,鼓勵女性參與,加入女性使用者的觀點。

六、將兩性平等議事的教學、諮商輔導與行政工作列為各級學校教師、諮 商輔導與行政人員的考核項目之一。

七、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實施育嬰假制度,盡量提供育嬰托兒的協助, 使男女教師都能充份發揮教師的知能。

八、政府應鼓勵學校開設婦女研究課程,編列經費推動婦女相關議題的研究。多年來,婦研學者與民間團體在拮据的經費下,為兩性平等教育累積起具有參考價值的研究成果。然而,由於婦研的跨學科性質及其涵蓋的層面極廣,若要更深入細緻地毯討相關問題,提出可行的行動方案,仍須更多人力資源的投入。國科會、教育部等政府部門的積極支持,將可促進兩性平等教育的落實。

九、教育部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明白宣示保障女性學習權益的政策,提供資源,規劃並落實有關事宜。

Copyright(C)1997 任何形式的運用,請先徵求作者及主辦單位同意。


參考資料:

吳麗芬(1997)對學校實施性侵害防治教育的幾點意見。婦女國是會議次論壇報告。
楊清芬(1997)空間規劃與兩性教育。婦女國是會議次論壇報告。
蘇芊玲(1997)從教材看女性的教育處境。婦女國是會議次論壇報告。
羅燦煐(1997)性別暴力與人身安全教育。婦女國是會議次論壇報告。
謝臥龍(1997)從兩性平權教育得觀點談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偏見。婦女國是會議次論壇報告。
謝小芩(1995)「教育:從父權的複製到女性的解放」。《台灣婦女社會處境白皮書,1995》。台北:時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