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論文

對學校實施性侵害防治教育的幾點意見

 

吳麗芬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近年來在許多婦女團體的奮鬥下,各界對於「性教育」的重要性已有共識, 而學校教育也逐漸重視「性教育」的實施,事實上,學界及各團對於「性教育」 的內容與實施已經有很多良好的建議,我們在此不再重覆提出,僅就幾點可能較 受疏忽的層面提出看法與意見,希望我們的孩子能享有最好的教育,以便有充足 的能力陪伴他們長大。

 

一、以「尊重」培養自主、無懼的下一代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個案例:小學辦書展,開放一個星期的時間,讓學生自 由去看書,星期天的下午,二年級的小利在家無聊就自行跑到學校看書,回家行 經校門,警衛伯伯向他招手,小利走近房門問:「什麼事?」警衛伯伯將小利帶 到裡面房間說:「書展的書有些不見了,所以要搜身。」小利還沒有搞懂怎麼回 事,警衛伯伯就將手伸進她衣服裡,一直摸到下體的地方,沒有搜到書,就放小 利回家去了;小利非常害怕,回家後不敢告訴媽媽,擔心挨罵…。

  相信這樣的故事,您一定不陌生。許多人心裡會想:「怎麼這麼傻不會拒絕 呢?」「為什麼不敢說出來呢?」、「學校沒有教他要保護自已嗎?」面對性性 害,孩子往往是最不會預防和抵抗的人,而幾乎所有的孩子,在遇到這種情況時 都沒想過可以拒絕或根本不敢拒絕,在性傷害發生後,也都不敢向大人說出真相 ,這就走使孩子成為受害人的真正原因──對大人既畏懼又不信任。畏懼使人失去自主的能力,不能信任別人使孩子陷入無助;每個人都同意,只有教育才能真正保護孩子免於性傷害,然而,無論是學校或是家庭,如果在教育的過程裡缺乏「尊重」,就不能培養孩子自主的能力以及讓他學著對權威無懼;試想一個一說「不」就被大人認為「不聽話」的孩子,在面對危害他的成人面前,又怎敢拒絕呢?孩子面對危險時只會害怕,跟我們平常只教孩子服從權威而非服從道理有關,常常聽到大人說「我是為你好」、「小孩子有耳無嘴」、「怎麼又不聽話啦!」包括安全教育都走以恐嚇為出發點,比如說:「不要到那邊去,遇到壞人怎麼辦?」這句話等於在告訴小孩,遇到壞人就只能認命,像「再亂跑就叫壞人把你抓走」這種話,就是在教小孩莫名其妙的怕大人。有些孩子在家庭中受暴,而他的母親居然會一直隱忍,除了能力不足之外,過往他所受的恐嚇教育可以說發揮了很大的功效。去除恐嚇,才有機會對孩子進行直正的教育,培養一個人決斷的智慧與勇氣。

  因此,在教育上必須特別注重的一點,就是必須教導孩子「做一個可以自主 的人」,鼓勵孩子考慮他自己的想法,尊重與支持孩子說「不」的權利,以及用 「說理」取代威嚇與命令,讓孩子對威權免疫,這樣在危機來臨的時候,孩子才 能不成為待宰羔羊。

 

二、教育孩子之前先幫助大人

  成熟的大人不僅可以提供孩子好的教育,更可以幫助受害的孩子早日遠離陰 霾,然而,在這個充滿威權遺毒的杜會中,成熟的大人實在不夠多,因此,在思 考教育孩子的同時,不能忘記教育大人,大人需要重新思索的不只是跟性教育有 關的各種觀念,還包括要學習跟小孩說理、練習尊重小孩意願等態度上的調整, 否則我們空有很好的教材與教法,得到的效果恐怕十分有限。

  在這部份的大人,我們特地要談的是教師,教師是教育的第一線也是兒童保 護網絡的第一線,我們特別重視要提供資源給教師,協助教師進行性教育課程, 協助教師有能力教育孩子如何保護自已,過去,孩子從教師的教育中學會的多半 是服從威權(事實上所有的大人幾乎都如此),而足以讓人服從威權的通常是恐 懼,恐懼來自於被對待的方式,恐懼來自於知識的不夠充分,恐懼來自於沒有能 力思考,並非要說教師特地將孩子置於恐懼之地,而是我們的教師被教育的方式 就是要求服從威權,就是沒有機會發展思考,就是沒有機會建立自信,就是沒有 機會成為自主的教師,這是師範教育也走過去四十年教育的現實惡果,所以我們 協助在教育現場上奮鬥的教師們,我們該提供進修,幫助他們更有能力去尊重孩 子、更有能力培養孩子的思考力、更有能力協助孩子發展保護自己的能力,而在 教育中落實:讓孩子學到健康的性態度以及不侵犯他人而可以保護自己的能力。

 

三、要求一個負責任的政府

  最後,讓我們來說一點不客氣的語。關於「兒童性侵害的防治、從中央到地 方沒有人敢說不重要,然而,在實際的作為上,卻少的令人髮指。或許研討會辦 了不少;或許研究報告補助了不少;又或許「長官」也在媒體上放出不少要加強 性教育、要加強輔導功能的煙幕彈,然而生活在台灣社會的我們,卻從來沒有因 為這些研究報告就感到安然而,教育部的通報系統至今卻是榜上無人,這樣備而 不用的通報系統是花不了太多資源,卻也得不到任何安全。

我們不能再等下一個受害者的出現!
 
台灣社會不能總是用人命換取進步!我們要要求政府認真投入資源,我們要要求政府求取實質績效!

  關於投入資源我們最基本的看法是:政府應多投注資源在實務工作上,包括 培養人才、聘請專才、成立專門機構、在相關部門中設置相關單位。在這部份我 們特別在意增加實務工作之專業人員,包括在校園中增加輔導人員、在社會中增 加社工員…。這一重要而基本的要求,實務界、民間已經等待了許多年。擔負前線工作的人手明顯不足,而政府卻以「不能貿然增加人事費」作為回應,我們省下了人事費卻付出龐大的社會成本,難道值得嗎?

  另外,民間仍應持續向政府施壓,無論組成遊說團或是推動杜會運動,一定 要政府確實負起責任,不能逼(期待)民間成為地下杜會局(或教育局)。

Copyright(C)1997 任何形式的運用,請先徵求作者及主辦單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