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信給我們回首頁
區域論壇>教育

教育

婦女成人教育的需求與問題

廖永靜*、林斐霜**


一、緒論

  婦女教育之所以被當成公共議題來討論,乃是由於傳統社會對婦女人權的忽視,今天要加以重視。過去社會認為女人不必受教育或不必受太多教育,所謂:「女人無才便是德。」在台灣,婦女受正規教育的機會,專科以下學校已經和男性接近,但高等教育仍甚懸殊(教育部網站,民90)。即使男女生就學的「量」接近,但是「質」如何呢?當今台灣的婦女人權狀況並未完全令人滿意。由於社會一般觀念與制度對於婦女地位與角色的刻板印象,使婦女在家庭與社會的某些處境仍然不利,所以有必要透過教育加以調整。就這方面而言,婦女教育議題應從兩性平權與婦女人權保護方面去探討。

  研究者在社區有多年帶領婦女成長團體的經驗,發現婦女成人教育是讓婦女從被束縛的位置予以解放的途徑,因此進行本研究。在本報告,婦女成人教育是一種非正規的、終身學習的教育,也可說是婦女成長活動,例如參加成長性的團體、班次與各類繼續教育。本研究之範圍為探討婦女成人教育的需求與婦女參加此種教育活動所遭遇的困難,研究目的是期望有助於婦女成人教育的有效實踐。本研究資料的詮釋,會受研究者實務經驗與感受的影響。本研究之經驗資料來源為筆者所進行的個別訪問與團體需求評定。訪問時間為民國90年二月間,對象是從事家庭教育工作者二人,都是已婚職業婦女。團體需求評定時間為89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間,是採匿名書寫方式,讓團體成員自我表達。在團體初期(第二次)調查成員「目前面臨最重要的問題而想在團體中處理的是什麼?」該團體是在台灣南部某都市進行的成長團體,成員十五位,為約三、四十歲之中年家庭主婦。由於本報告採用質性研究,所以研究結論具在地的意義,可以參考,不宜做推論。

二、相關理論研究

2.1 關於婦女解放運動與女性社會地位的研究

  婦女教育在社會中廣泛被重視與倡導,女性主義居功厥偉。女性主義研究議題主要為傳統制度與觀念對女人的不公平對待,部份甚至是壓抑與剝削,造成女人在身、心健康與一般福祉的傷害(Chafetz, 1990)。新近女性主義所關心的,已不只是來自性別,也還包括來自種族、階級、年齡等因素所造成的社會不平等關係(Gorelick, 1991)。要之,女性主義者把女性擺在研究的中樞,是想要激勵她們採取具體行動以獲得某種社會改革(Walker, Martin, & Thompson, 1988)。

  在具體的社會行動方面,最明顯的是作為一種社會運動的「婦女解放」(woman's liberation)。婦女解放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國大革命時期(Sassoon, 1996)。不過仍以二十世紀為主軸。當代由於科技進步,職場有女性化的趨勢,女人相繼就業,使得女性經濟條件也獲得獨立,不再以「賢妻良母」做為唯一終身職志。不過,社會制度與觀念對女性仍然有刻板印象與某種的偏見,所以婦女運動應運而生,要求婦女解放於傳統文化之不合理、不人道的束縛。婦女私人問題於是浮上台面,被公開討論,例如家庭暴力、孩子照顧、家務分工、婦女經濟依賴等,婦女教育議題是其中之一。

  總之,女性主義與婦女運動的本質是挑戰女性的傳統角色,提高女性的社會地位,爭取兩性平等,使女性獲得更寬廣的空間,開發潛能,充分參與社會。這也是當代婦女教育的主要目標。

2.2 關於女性在婚姻與家庭生活中之地位的研究

  傳統父權制讓婦女在婚姻與家庭生活中受委屈。在父權制家庭下女人的婚姻生活並不快樂。大約三十年前,Laing(1969)指出,家庭的存在,是基於對個人的犧牲;家庭是一種一般男性剝削女人,一般父親以威嚇取得子女的愛與服從的控制形式。Bernard(1971)更進一步指出,家庭是瘋狂社會中的瘋狂制度。在父權制婚姻中,女人比男人不快樂。可見,童話小說中所描寫的,男女結了婚,「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其實多半是個神話。如果社會允許女人有自我肯定的能耐之後,這種傳統式的「男人的婚姻」,將會受到嚴峻的挑戰。

  衝突理論的學者對於女性在婚姻與家庭生活中之地位,尤其對家庭中兩性的權力與資源關係有深入探討,例如家庭中究竟是女人或男人負擔主要家務?婚姻與家庭制度若是可欲的,那麼它究竟是「男人的」婚姻(家庭)?或是「女人的」婚姻(家庭)?或是「我們的」婚姻(家庭)?由於擁有越多資源的人,就擁有越多的權力,因為妻子從外面帶進家庭的資源相對於丈夫而言比較少,所以在家庭終究比較少影響力,而且負擔比較多的家庭瑣事(Scanzoni, 1972)。即使是職業婦女,她們在家中仍然負擔主要的家務與對孩子的照顧工作,而以犧牲自己休息與休閒來完成這些事(Hochschild & Machung, 1989)。Safilios-Rothschild(1976)認為,「愛」只不過是在婚姻的權力關係圖中,佔小部份而已。那些比較重視愛的人(可能為女人),將會比較沒有權力,也比較依賴。Hartmann(1981)指出,要對家庭的了解,實際上不宜只從情感關係上來看,家庭其實是一個爭執的核心,那是一種權力關係。

  今天社會,女人逐漸擁有收入與資源﹐不過這仍不是夫妻平權的主因。一些學者研究發現,是女性意識的覺醒,加上男人附和男女平權的意識形態才有可能(Burr et al., 1977; Adams, 1995)。換句話說,家庭中女人地位的提升,需要男人的自我調整。若是只有婦女意識覺醒﹐而「舊男人」還附著父權意識﹐婚姻衝突甚或離異將是可預期的結果。由於婚姻關係中的「權力平等」與傳統分離的性別角色兩者之間是格格不入的﹐所以透過教育以打破傳統刻板化的男女性別角色偏見,始能在婚姻關係中達到平權(Komter, 1989)。因此,要確保婦女人權,不僅是女人,男人也要接受關於兩性關係之成長課程。

  要之,由於社會的變遷,提高了女性的地位,促成女性權利意識的覺醒,連帶影響家庭的結構與功能。這種變遷對婦女的成長與適應具有重要意義。

2.3 關於婦女教育的研究

2.3.1 婦女教育之需求與本質

  一些研究把婦女教育的重點置於如何讓婦女成功的擔負家庭責任。例如世界銀行(1993)發表報告指出,教育可以大大增強婦女扮演角色能力,以締造健康的家庭。世界銀行從二十五個開發中國家所作的調查研究發現,當其他條件不變,讓媽媽增加在學校教育一至三年,將可降低孩子的死亡率10%。Coleman與Karraker (2000)指出,進修對母親角色的自信心與教養子女之績效,有很大的助益。Khandke等人強烈主張發展中的國家應該注意對女性的基本教育投資,這其中意味著女性教育投資其實是對國民健康的投資(Khandke, Pollitt & Gorman, 1997)。另外,有人研究指出,媽媽參加母親教育者,其對於子女教養有較大的助益,較會有避孕的措施,子女數較少,家庭規模較小(Uribe, 1993)。此外,Browne等人還給婦女教育扣上大帽子,認為婦女教育有助於國家人力資源與經濟發展(Browne, Angela, & Barrett, 1991)。

  婦女教育的地位只被擺在如何增家人福祉而已?事實上,已有不少學者主張,婦女教育應回歸本質,著重婦女的能力發展。例如Lewis早在三十餘年前就指出,教育應發展婦女之潛力(Lewis, 1968)。Scanzoni等人認為,婦女教育能夠讓自己走向獨立自主,有更多策略上有利的地位和婚姻協議的能力(Scanzoni et al., 1989)。

  在家庭教育方面,Allen與Baber(1992)指出,在1990年代,傳統婚姻的衰退、親密關係的重新建構(尤其婦女對親密關係的重新選擇)、兩性平等、經濟自主、生育解放等現象,致使有關家庭的教育典範的有必要做大幅變遷,諸如:教育內容要涵括所有的家庭形式(包括所謂的非正統家庭);強調教育學上的責任性(pedagogical accountability﹚(不能絕對的謹守價值中立);個人的真實性(尊重個人的選擇)、以及政治行動(要改變不合理的社會現實)。那些不願意承認家庭變遷與家庭生活形式的多元化者,將會影響家庭生活教育的課程與方案。例如,將傳統核心家庭擺在首要性的人,將會認為單親媽媽家庭是一種缺陷。一些理論觀點,例如系統論、功能主義,忽略男女的權力差異,以致於增強了男性支配。對同性戀家庭缺乏研究與了解,使得異性戀者持續以有色眼光看待他/她們,而社會也不覺得不對。比較激進者,例如Scanzoni 等人主張,對於家庭之觀念,要將「婚姻以及其所衍生之生活形態」的這種低層次建構,提升為「以性為基礎之親密關係」的這種高層次建構 (Scanzoni et al., 1989, p. 48)。今天婚姻或家庭的存在,情感居關鍵地位,Giddens(1986, p. 129)稱這種觀念為「情感的個人主義」(affective individualism)。 上述都站在婦女權益對婦女教育所作的觀察,重心是回歸教育與家庭生活的本質,讓婚姻與家庭之道德教條對婦女的束縛減弱,並增進婦女成長與自覺。

2.3.2 婦女教育之困難

  在殘存父權制觀念的社會,成年婦女進修會遭遇困境。傳統父權制家庭婦女參加進修會比較辛苦,主因是婦女的家庭負擔與自己生涯發展出現矛盾。例如Gerson(1985, p. 24)說:「社會制度主要是由男人所創造與控制的,這塑造了婦女的選擇,並因而制約她們的行為。」至於職業婦女進修所承受的壓力之一,是來自職場上的。一項由紐約企業衛生團體公司(the New York Business Group on Health Inc.)的調查發現,幾乎一半﹙42%﹚的職業婦女被工作壓力所苦﹙轉引自Capowsky, 1993﹚。這是因為婦女在傳統上要扮演照顧者角色,而今天她們進入職場扮演賺錢者角色,產生雙重負荷而有壓力。若職業婦女想要進修以求生涯的進一步發展,那將會產生三種角色負荷:照顧者、賺錢者、進修學生。Johnson(1996)研究指出,由於婦女承擔大部分的家庭責任,所以追求學術上的進修或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受到限制,研究所的已婚有幼兒的婦女會在照顧孩子與與學術研究上掙扎。

  關於婦女教育之角色緊張,有兩個理論可供參考(Marks,1977)。(1)增值論(enhancement theory),其假設是越多樣的角色會越提高角色的表現,並降低角色的緊張,因為多樣化的角色使個人學習更多的技巧、經驗、處理策略,並從外界帶進更多資源。(2)角色超載(role overload)。該理論起源於符號互動論所主張的角色多樣化與角色緊張間之關聯。一個人有越多角色,負擔越大,就越會緊張。不過有其他的變項會影響婦女進修之角色緊張,如:丈夫的支持、家庭的目標、家務的分工程度。總之,這兩種觀點都可被應用,婦女教育在某些領域可能提升效能,但在某些領域則會產生緊張及負荷過重。

  生涯發展階段對婦女進修與夫妻衝突有影響,這也會對婦女教育構成限制。Sheehv提倡性別鑽石理論(Sexual Diamond Theory)(參考李紹嶸、蔡文輝譯,民76,頁41-42),認為男人及女人在出生時期及老年時期的目的及價值最相近。在這二個時期的中間,兩人向不同的方向移動。男人主要尋求自我實現,直到中年危機的來臨,女性則被家庭的價值所困。然而三十五到四十歲中間,大多數的男女性的發展方向剛好相反。男人發覺他們於生命中「錯過了什麼」,於是變得傾向家庭,而女人則向家庭之外尋求自我的實現,在這時期,二人間的距離最遠,摩擦也最多,但他們將漸漸地再次相會於人生的後半段裡。

  總之,婦女接受教育乃是一項基本人權。不過過去將婦女教育侷限如何讓婦女有效服務他人方面,例如家庭生活福祉的提升。今天的觀念,則認為婦女教育在促成婦女自身之全面成長,活得更好,然後她會有更多能力照顧自己與家人。不過,要讓婦女順利參加成人教育,還有一些阻礙有待克服。

三、資料分析

3.1 婦女教育的需求

  要推動有效的婦女成人教育,對學習者做需求評定(needs assessment)是有必要的。需求評定乃是從學習者的觀點,了解他們自己已經有的經驗,面臨的困難,最想學習的內容(課程)與學習過程(學習過程的安排),讓教育人員可以安排教育目標的優先順序及設計適當的活動策略與方案。

  在本研究的經驗資料,關於婦女成長團體意見資料,研究者將她們所寫的資料共有十五份,以匿名方式列述如附錄一。從資料中可以發現,這群家庭主婦最想學習的課題都與家庭中的人際關係有關。茲分述如下。

  1. 夫妻關係的經營。成員中有七位(將近一半)提出最困擾的問題是夫妻關係與溝通,多半是妻子關心丈夫的健康、安全,或不滿丈夫男性中心態度,尤其表現在溝通行為上。婦女的幸福似乎受丈夫的影響很大。

  2. 親子關係與教養子女的知能。有三位成員提及與孩子關係的事。一般人會把教養孩子的責任放在媽媽肩膀上,尤其是家庭主婦。或許是教養子女的壓力與社會期待,讓成員們對教養知能很感興趣。

  3. 家庭中之姻親關係,包括婆媳與妯娌關係。成員有三位提到這方面的困擾。家庭主婦若生活在延伸家庭中,姻親關係複雜,處理起來就會比較棘手。弱勢這種原生家庭與自己的婚姻家庭之間界限的混淆,對婚姻生活將有不利影響。「搬出去住」是許多成員的心聲。

  4. 與親生父母關係。一位成員提出最困擾的問題是爸爸的身體健康。這位成員能夠盡力照顧親生爸爸算是幸運的,因為傳統觀念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已婚婦女過於照顧娘家,將不被守舊的婆家歡迎。筆者在其他團體遇有受到如此困擾的成員。

至於在團體討論之後,成員們最想要學習的課題為:

  1. 自我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
  2. 親職技巧與如何與家人相處;
  3. 家庭經營。似乎婦女們受較多負向情緒困擾,而以如何經營家庭為重要職志。

在訪問資料方面,有實際參與家庭教育的工作者認為,婦女教育的需求包括家庭關係、情緒管理、自我覺察,而理想的學習過程是在團體中。分述如下:

  1. 經營家庭能力。婦女們面對婆媳問題,她們初期不太可能以自我肯定方式處理,造成消極抵制或退縮,「妳(指婆婆)就是對我不喜歡了,我只要把先生、孩子照顧好就好,我也不理妳。」婦女跟先生的溝通也有問題。夫妻溝通已經變成既定模式了,很例行,很表面。夫妻關係不很理想。此外,應增強媽媽親職效能。「因為父母怎樣教我們,我們就怎樣教孩子。所以要教婦女怎樣管教孩子。」

  2. 自我成長,跳脫傳統框框。「找到我們所要的方向,女人有些時候是自討苦吃,難道非要依靠先生一輩子不可嗎?當男人不能依靠時,就表現得要死要活,要哭,要自殺,真有夠笨的。」「其實不是男人不可靠,我們不要自己瞧步起自己,要讓自己活得更好,才能讓別人好,要有能量站起來。要看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我們沒有能力改變任何人,要改變的是自己。妳鎖住在這裡,就沒有精神體力做其他的事了。只有改變自己的內心世界,自己的想法,才有能力應付。有一位婦女把先生當成生命的全部,每天先生都準時上下班,只有一天遲歸,清晨兩點才回家,這位婦女就哭鬧一天一夜。所有時間要掌握先生。女人沒信心。」受訪者激動的表示,女人被娘家保護過度,造成處理問題的能力不夠,對女人而言,太多的愛卻是嚴重傷害。所以,婦女教育應該增強女人獨立堅強的能力。親子、夫妻、婆媳問題幾乎是相關連的。

  3. 婦女喜歡參加成長團體。「成長團體比較好。要協助女人如何看自己的問題。談家裡那本難念的經,以逆向思考面對她們的問題,以免在漩渦中轉。」婦女需要一個能聽他們講話的人,把情緒紓解出來,所以婦女踏出家庭,參與社區成長課程是很有必要的。透過團體分享,知道彼此雖遇到類似的問題,但卻有不一樣的處理方式。

  4. 培育婦女成長團體的帶領人。婦女團體需要有好的帶領人,所以人才培訓很重要。志工要專業成長。「目前家庭教育中心不太重視志工培訓,預算縮水,根本無法支應訓練需求」。婦女參加成長團體的動機?有的是她們真的碰到瓶頸來上課;有的是家庭經濟許可,補強知能,讓家庭生活得更好;有的是朋友介紹而來。

  5. 搭配男人團體來進行。男人與女人的團體分別進行,然後安排機會相互對話,這是比較理想的做法。「一群人一起看問體,進步比較快。讓成員覺知別人可以做到,我們應該也是可以的。」

  6. 特殊需求。喪偶婦女的教育需求。女人喪偶心裡很難過,卻沒有辦可以聊天,在這方面,文化傳統對女人很嚴苛。單親媽媽教育也有必要。「男人不要這個家時,婦女可以扛起來,照顧孩子,因為孩子事無辜的。不要讓孩子受到拖累。當然不是要忍氣吞聲過日子,而是要讓媽媽提升生活層次,帶著孩子快樂成長,不是痛苦過日子。婦女必須有此自覺能力條件來調適自我。」

3.2 婦女參與社區成人教育的困難

  婦女的成長道路並非人人都一樣順利。茲將本研究經驗資料分類,從心理的障礙、婆家的障礙與課程的障礙三方面分析之。

  第一,心理的障礙。由於傳統家庭價值與性別刻板印象(包姑性別偏見與歧視)的強而有力的社會化,女人被制約,例如自認為天生是要來照顧別人的(賢妻良母角色的選擇與期待);順從男性,缺乏自我肯定。她們不易覺察自己的處境,而走向封閉的自我。例如,有人認為,在傳統婚姻中能甘之如飴一段很長久時間之婦女,或多或少有精神症狀(Bernard, 1971, p. 158)。這可能構成女人自己對於教育成長課程的心理障礙。在本研究訪問資料中還發現,有些婦女礙於面子,不敢求助,不敢踏出來,悶在家裡。 第二,婆家的障礙。婦女參與社區成人教育可能受到抑制,其主要阻礙的外在因素來自丈夫或婆婆的反對。

  在本研究受訪問者指出,「孩子也有束縛,孩子太小不能出來。公婆釘得緊,不願意媳婦出門,總不能為了成長而與家庭的人際關係弄壞。丈夫會擔心太太出去不知道在搞什麼。此外,家務之所以成為束縛,是因為婦女本身放不下。很多婦女瞞著家人偷偷跑出來上課。這根本是與家庭教育違背的。」

一位團體成員坦露:

  我先生不喜歡我來上課,他說把家裡整理好就好,上課浪費時間。我每次都偷偷摸摸來上,我也都先將家裡的是處理好在出來的,我很喜歡上這種課。(M媽媽)

  根據研究者的經驗,在鄉村比較傳統的家庭,這種限制很普遍。在這個團體中,有一位提出遇到這樣的困擾。其中原因,可能:(1)媳婦追求成長,對丈夫是個威脅(尤其不長進的丈夫);(2)媳婦外出,拋頭露面,有外遇風險,而且會影響做家事時間;(3)成長課程會教導婦女追求獨立自主或人權,這相對於傳統家庭價值,是一種叛逆思想。

  第三,課程的障礙。婦女參加社區成人教育是否影響家庭關係?這是值得研究的課題。許多成員在參加課程之後,發現丈夫與自己的心理距離越來越遠,自己成長越快,就越發現丈夫成長慢,越難溝通,衝突增加。本研究受訪者指出,「有些婦女參加課程之後,回去怪丈夫不成長。我們要提醒婦女,自己成長的經驗要回去與丈夫分享,共同成長。雙方增加互動機會。這才叫成長。」

  不過事情並非總是這麼遭。本研究之團體一位成員分享她參加課程之後對夫妻關係有正向的影響。

  上課的課程,可以應用在夫妻關係上面。我自己覺得脾氣改了很多,遇到衝突,也會比較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進修以後,我覺得夫妻關係改變:夫妻感情比較好。可以談的話題也比較多。課程內容好像為我們搭起一座橋,讓我們心連心的走在人生途上。因為我們有更多的東西可以談,所以相處更好了。家庭氣氛變好,也增進親子關係。(K媽媽)

四、討論兼做結論

4.1不少婦女在婚姻關係中仍受委屈

  在傳統父權婚姻裡讓婦女委屈,例如依賴丈夫的經濟支持,以賢妻良母為終身職志,放棄自己在教育、事業上之充分發展。因此缺乏能夠自足的離開婚姻關係的潛在能力,以及發動衝突性議題的能耐或堅持自己認為很重要的立場。此外,傳統規範性的強迫一定要結婚、要維持已婚狀態、要生小孩、要維持男女角色的分離(男主外,女主內)等價值觀,也都對女性造成壓抑。在我們的研究資料中發現不少婦女還有這種委屈,例如有人要利用空閒時間走出家庭參加進修課程阻礙重重可以窺知。其實對女性壓抑,相對的也是對男性的壓抑(Adams, 1995, p.270)。目前許多婦女的困境是處於無奈的父權婚姻,感到委屈,或是神經質似的犧牲自己,自己辛苦,別人也不見得滿意。

4.2婦女成長課程之需求,著重人格能力之增強

  婦女成人教育應以增強其人格能力為一項重點。課程設計固然可以有女紅、插花、裁縫、烹飪、照顧小孩等傳統女性教育的內容,不過更要讓婦女增強其人格能力。諸如懂得愛自己,照顧好自己,隨時充實自己,保持在最佳狀態,避免角色負擔過重,產生耗竭;也要讓婦女覺察社會價值及輿論對女人的差別對待。我們要讓婦女擁有自信、自賴、自立、自尊、自我超越的人格特質,勇敢的為自己做決定,做自己一生的主人(做自己一生的主人的女人最美麗)。女人固然急於與男性爭取社會地位與人格上的平等,但是也不喪失女性的特質及力量。在如此成長中之婦女才能夠以最愉悅的心情、最充沛之體力面對家人,參與社會。此種結果將會讓所有人受惠,所以全社會都應加以支持鼓勵。

  此外,有必要加強婦女的人權教育、法律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那將會對婦女人格能力之增強有積極輔助作用。

4.3男人有必要跟著成長,以克服婦女教育之困難

  女人的成長道路不能是獨木橋。若兩性世界的和諧是可欲的,那麼男性也要跟著成長才有可能。幸福的家庭有賴具備成熟人格的男人用心經營,那些不成熟、長不大的丈夫(以及妻子)難有幸福家庭,也因此難有穩定的情緒與紀律的行為(廖永靜,民89)。至於那些凡事需要女人服侍的男人,不是有病,就是幼稚化。所以在男人社會化過程中,有必要提供「兩性平權教育」,成為低父權的男人,又稱「新男人」。至於已婚男人則有必要提倡在夫妻經營的道路上與妻子共同學習成長,不但不阻擋妻子參加成長課程,自己也投身其中(不要在婚後成為懶得動、不動口的植物、礦務、甚至是廢物)。尤其透過團體過程,讓女性與女性對話,男性與男性對話,以及男性與女性對話。

4.4婦女教育之特殊需求:弱勢婦女成人教育需要給予重視

  貧窮、家庭主婦、單親、喪偶等特定婦女族群的成人教育向來比較不受重視。由於心裡障礙加上經濟條件限制,她們比較隔離於社區一般社會服務資源,可是她們對類此服務的需求卻非常殷切。以單親媽媽為例,研究指出,單親媽媽都很堅強,也都能走出自己的道路,她們對求知與成長都有強烈意願。單親媽媽很需要社會與心理的支持,社區有必要提供她們支持性的社會網絡與教育成長的機會(廖永靜,民87)。Nesto (1994)研究美國貧窮單親媽媽,發現,雖然她們獨居後有明顯的財務困境,也很難獲得基本支持,但大都能走出陰霾,獲得正向改變及成長。研究者在2000年十一月實際帶領單親媽媽成長團體發現,這群媽媽本身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角色及工作負荷過重,很難找到屬於個人的時間,而且有社會隔離之感,多半會感到孤單。我們並發現,團體可以提供支持了力量,彼此相依相繫,讓大家勇氣倍增,而同為單親媽媽的同質性,是讓她們願意消除心理防衛的主因;在結束分享時,夥伴共同的心聲是「只要走出來,就會有力量!」

  對於弱勢婦女家庭的支持或教育方案,有幾項理念值得參考:(1)應以增強力量為基礎,建構能力為取向;(2)教育服務之提供者與當事人以夥伴關係一起工作;(3)應以家庭為中心,以家庭需求為引導;(4)應該個別化,分別基於家庭及個人之層次進行;(5)服務之提供應該是廣泛的,提供廣博性之方案;(6)對方案之評量不應只基於個人的改變,要把生活品質與整個家庭之運作之改進情形納入(Powell & Batsche, 1997)。

4.5婦女成人教育需要跟當地文化傳統尋求價值的妥協

  在婦女成長團體或其他教育場合中,帶領者或專家似乎不必(也不宜)有價值判斷,留給成員討論與做決定的空間;其實每個文化所看得真理各有不同,真理並無普遍客觀的基礎標準。我們主張相對的文化觀、多元文化觀。我們可以引導婦女去思索自己的問題,並由自己去做價值判斷。婦女成人教育需要跟當地文化傳統尋求價值的妥協,重心是協助婦女生存的智慧與力量,而非激進的要立即帶來改變或鼓吹家庭革命。由於今天我們的社會尚未達到完全兩性平權,所以提供婦女成長的課程需要在傳統(保守)與現代(改革)之間尋求適當的位置。我們應不樂見來參加課程的婦女一個個回去跟她的「傳統老公」吵著要離婚。

附錄:團體成員教育需求自陳意見逐字稿

  1. 夫妻感情,碰到與其溝通但情緒即起來對其講話即語氣不好,曾經想好口氣與其溝通,但有時心情好會開玩笑,但大部分均在對抗中,為避情緒即不講話。(A媽媽)

  2. 孩子抱怨壓力大,不知如何安慰,說什麼都不是。小孩自己給自己壓力,好勝心強,凡是求好,常抱怨,如果安慰他說「努力就好,沒關係,」他就大吼:「你沒關係,我有關係,如果我沒關係,學校老師也會有關係,我壓力多大你知道嗎?」不知如何指導小孩放輕鬆,真的很苦惱。…..如果告訴他們,媽媽不在意你們上哪所學校,只要你們快樂學習就好,他們又會說,你沒志氣。我知道我要什麼,。….有時候真的很想不管,但是當他們在哭訴的時候,我的心裡又糾結在一起,比他們痛苦。(B媽媽)

  3. 一直為先生的喝酒甚感困擾,一來擔心他路上安危,二來擔憂他健康狀態,三來是他沒錢仍愛喝,影響家中生計,最重要的是每次他在外面喝得半醉回來,總會找理由來說我對家不用心,口出不時又難聽的話。以前我會爭理,但家不安寧,於今我學會不答話,讓他去說,我只求他能了解自己的責任,不是說我的錯自己就沒錯了。(C媽媽)

  4. 當先生與朋友或同事、同學相要吃飯時,雖然是很久才一次,但他飯後…..唱KTV、喝酒,兩個節目下來,往往是喝太多了,回家開車真是太驚險了。…..腦中浮現他喝酒回來走路搖搖擺擺的模樣,真是不知如何是好。(D媽媽)

  5. 先生愛玩股票,每玩必輸,屢勸不聽…..曾助他還錢,但過一陣子又入場玩,沒錢時幼根兒子說,爸幫你買股票存錢。……只要一提起,話就說不下去……。(E媽媽)

  6. 孩子愛玩耍,讀書寫作業容易分心。我曾坐在旁邊陪他讀,效果不錯,但因很多事要忙,沒有辦法長期這樣做。(F媽媽)

  7. 爸爸近年來健康不佳,晚上睡不著覺,必須看精神科門診服藥,而且又有些失憶症狀,因此藥愈吃愈多,可能是副作用的關係,精神變得很差,生活品質也愈來愈壞,看在子女眼裡,實在很不捨,但又無能為力。我是家中老大,雖有一個弟弟,彈弓坐在北部,很少回家,所以父母有什麼是大都由我處理,所以爸爸也都由我帶他去醫院,每次看到他的病情有好些就很欣慰,否則心情就很難過!媽媽常安慰我說:「爸爸年紀已七十多了,不必太尉他難過。」但就是不捨。(G媽媽)

  8. 一項多年困擾的事情是妯娌關係。老四始終與自己相處不很好,對方比較會做表面工夫,例如她凡是要求最好的,最精緻的,最享受的,但她在婆婆面前,總是表現最勤儉的,她使用的東西都非她所買,是別人送的,以致我在婆婆面前變成一位亂花錢,不勤儉的媳婦。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是造成自己與她很大的隔閡。有緣成為妯娌,這也需要很大的緣份,自己心裡也儘量克服,與她好好相處,但始終無法達成。(H媽媽)

  9. 婆媳問題。雖然雙方都心照不宣,好來好去,但就是有個節在。我婆婆她比較偏心,同是媳婦,但待遇卻差很多,還好現在已搬出來自己住,眼不見為淨。我的兒子有時候會將在學校發生的是與我分享,有時候連講也懶得講。(I媽媽)

  10. 先生的工作是七點出門,晚上七點多才會回來,但是他總不會為在家辛勞的太太想,有時候讓他哪條筋出問題了,又開始發作了,只要讓他不順時,就開始念個不停,不是哪裡不乾淨,就是哪裡沒整理。其實他愈如此,我就愈不甘心去做,無緣無故老是會數落你,有時候激怒到我,我就叫他不要回來算了。反正回來充其量也只不過是睡個覺而已。(J媽媽)

  11. 兩年前失掉兒子讓我最痛苦又難過,這兩年來不斷會回憶那些過程,我想忘掉這件讓我痛心的事,可是他常在我午夜夢回……. (K媽媽)

  12. 先生已經五十多歲,太自我,本位主義,而且對家裡的開銷支出一定要過問,斤斤計較柴米油鹽、孩子學費、房貸…..我先生的心態是???夫妻財物是否分開會比較好?(L媽媽)

  13. 我先生不喜歡我來上課,他說把家裡整理好就好,上課浪費時間。我每次都偷偷摸摸來上,我也都先將家裡的是處理好在出來的,我很喜歡上這種課。(M媽媽)

  14. 我的先生是獨子,很聽婆婆的話,他要求我凡是都要順著婆婆,有些時候是婆婆不講道理,他也要求我不要違逆。(N媽媽)

  15. 自從結婚以來,先生就不說「我愛你」,總認為以行動表達最重要。雖然我知道他很愛我,但是我還是喜歡先生說「我愛你」。最後通告,若先生再不說,我就將機會讓給別人。(O媽媽)

參考書目

李紹嶸、蔡文輝譯(民76)。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頁41-42。

教育部教育資料庫網站(民90)。http://www.edu.tw/eduinf/data/ndata.htm.

教育部網站(民90)。教育部第三八七次部務會報紀要(88/10/22)。http://140.111.1.22/minister/compool/pres387.html

廖永靜(民87)。家庭與學校合作方案--以南投縣廣福國小為例。

發表於一九九八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成人教育學會主辦) (6月16-17日)。

廖永靜(民89)。向日葵的成長:單親父親的困境與出路。發表於大陸上海,海峽兩岸家庭教育學術交流研討會(中國上海家庭教育學會與台灣地區家庭教育學會聯合舉辦)(11月5-6日)。

Adams, B. (1995). The family: 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5th e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Allen, Katherine R.; Baber, Kristine M.(1992 Oct.). Starting a revolution in family life education: A feminist vision. Family Relations, 41(4), 378-385.

Bernard, J. (1971). The paradox of the happy family. In Gornick, V. & Moran, B. Eds. Woman in a sexist society. New York: Mentor.

Browne, Angela W.; Barrett, Hazel R. (1991). Female educ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 The key to development? Comparative Education, 27 (3), 275-286.

Burr, W., et al. (1977). An empirical test of Rodman's theory of resources in cultural contex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family, 39.

Capowsky, G. S. (1993). Stress and the working woman. Management Review, 82(8), 5-6.

Chafetz, J. S. (1990). Gender equity: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stability and change. Newbury Park, CA: Sage.

Coleman, Priscilla K.; Karraker, Katherine. (2000 Jan). Parenting self-efficacy Among Mothers of School-Age Children: 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and Correlates. Family Relations, 49 (1), 13-25.

Desai, Sonalde. (2000 Summer). Maternal education and child health: a feminist dilemma. Feminist Studies, 26 (2), 425-447.

Gerson, K. (1985). Hard choices: How women decide about work, career, and motherho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iddens, A. (1986). Sociology: A brief but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Gorelick, S. (1991). Contradictions of feminist methodology. Gender & Society, 5, 459-477.

Hagedorn, L. S. (1993, November). Graduate retention: An investigation of factors relating to older female graduate studen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 Pittsburgh, PA. Available: SilverPlatter File: ERIC Item: 365 181.

Hartmann, H. (1981). The family as the locus of gender, class, & political struggle. Signs, 6(3), 366-394.

Hochschild, A. & Machung, A. (1989). The second shift. New York: Avon. Johnson, E. (1996). Concerns of graduate women at IUB--A report to the trustees, Majority Report Newsletter, 9(4), 6-7.

Khandke, V., Pollitt, E. & Gorman, K. S. (1997). Maternal education and its influences on child growth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rural Guatemala. ERIC-NO: ED413083.

Komter, A. (1989). Hidden power in marriage. Gender and society, 3, 187-216.

Laing, R. D. (1969). Self and others. New York: Pantheon.

Lewis, E. C. (1968). Developing Woman's Potential. ERIC, NO: ED034128.

CLEARINGHOUSE NO: AC006095.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Ames, Iowa. Marks,S.(1977).Multiple role strain:Some notes on human energy ,time,and commit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2,921-936.

Nesto, B. (1994). Low-income single mothers: Myths and realities. Affilia, 9, 232-246.

Powell, D. S. & Batsche, C. J. (1997). A strength-based approach in support of multi-risk families: Principles and issues.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17(1), 1-27.

Safilios-Rothschild, C. A.(1976). Macro- & micro-examination of family power & love: An exchange model. Journal of marriage & the family, 37, 355-362.

Sassoon, D. (1996). One hundred years of socialism: The west European Lef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The New Press.

Scanzoni, J. (1972). Sexual bargaining: Power politics in American marriag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Scanzoni, J., Polonko, K., Teachman, J., & Thompson, L. (1989). The sexual bond: Rethinking families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Newbury Park, CA: Sage.

Sonalde Desai and Soumya Alva. (1998), Maternal education and child health: Is there a strong causal relationship? Demography 35 (1), 71-81.

Uribe, F. M. et al. (1993 Sep.). Maternal education and maternal behaviour in Mexico: Implications for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Mexican immigrants to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 16(3), 395-408

Walker, A. J., Martin, S. S. K., & Thompson, L. (1988). Feminist programs for families. Family Relations, 37, 17-22.

World Bank. (1993).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廖永靜為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林斐霜為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看教育相關文章 回首頁 各屆婦女國是會議

(C)copyright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之運用請洽詢主辦單位
本網站由開拓文教基金會蕃薯藤 規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