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信給我們回首頁
區域論壇>教育

教育

傳播科技對成人教育的衝擊──
從成人學習者網際網路使用行為出發

宗靜萍 空中大學組長


壹、前言

一、研究動機

  科技影響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而最先波及的是學校教育。因此每當科技有重大突破或進展時,人們立即想到如何利用科技來協助教學,甚至取代傳統面對面的教室教學型態。

  近年來,網際網路蓬勃發展,根據資策會的調查統計,截至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已達五百九十四萬人,至民國八十九年年底以前,全台上網人口將超過六百萬人(民生報,2000)。交通部曾在國八十八年一月,針對一萬一千零九十八位十五歲以上的樣本進行「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結果顯示:上網人口的比例持續增加外,上網人數中以二十至未滿三十歲者最多,占百分之四十二;次為十二歲至未滿二十歲,占百分之三十六點一;如按地區區分,台北市上網的人口比例最高,高雄市居次。網際網路使用頻率,以每天上網比例最高,占受訪者的百分之二十六點一;上網最常用的功能,依序為全球資訊網、電子郵件及電子佈告欄。上網主要目的以瀏覽資訊最多,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次為使用線上資料庫、軟體、聊天、交友、玩線上遊戲;可惜的是:利用網際網路進行遠距學習僅占受訪者的百分之二點八﹝交通部,1999﹞。

  此外,蕃薯藤在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六日至十九日進行的「2000年台灣網路使用大調查」中,共有三萬三千九百六十二位網友做出回應,調查中發現,接受調查的網友平均接觸電腦的時間是五點二年,每週使用電腦的時間是二十五點二小時,平均網齡是三點五年,每週花在上網的時間是十五點六小時,每天二小時,直逼每天收看電視的二個半小時(大成報,2000)。

  面對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網路教育已成政府重要施政與無法抵擋的趨勢。一九九九年底,電腦教育應用進階學會﹝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in Education﹞在夏威夷舉行「一九九九網際網路世界會議」(Webnet 99-World Conference on the WWW and Internet)時,則將「如何將全球資訊網及網際網路應用於教育」訂為會議的重點議題。而所謂的「全球資訊網」是藉由網際網路而萌芽、成長及壯大,包括電子郵件、電子佈告欄及 CD-ROM 等軟體的應用,都可泛稱為網際網路的潛在教育資源﹝王政彥,1999﹞。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電腦已成為目前最能反應學習者需要的媒體,除了可以傳遞任何型態的的訊息外,更可以突破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在學習者方便的環境下進行學習。甚至於透過網際網路的連結,學習者可以與教學者在線上溝通,更可以連結多個學習者在一起進行合作學習,在聊天室﹝chat room﹞及論壇﹝forum﹞進行連線及離線的溝通。

  事實上當資訊科技應用在教育上的程度越深時,學習的人數、地點、時間,都不再受限於以往的教室教學,只要學習者想要學習,即使是一個人,透過電腦,隨時隨地都可進行學習的活動。就如前微軟總裁 Bill Gates所說的:「資訊就在你的指尖上」﹝Information at your finger tips.﹞

  而長久以來,學校一直是個人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學校的教育對象也以兒童及青少年為主。隨著科技的演進及社會的變遷,這種前端結束﹝front-ended model﹞的教育型態,已被全民的、終生的、不分時空的學習方式所取代。尤其從一九七O年起,終生教育興起,強調教育活動是終生歷程,個人在人生的每一階段都需要學習,更衍生出「學習不限學校」的概念,成人的遠距教學型式因此蔚為主流。

  根據研究,國內空中大學學習者的年齡基本上仍以二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年輕成人為大多數﹝吳文琴,1999﹞ ,而Moore & Kearsley (1996) 的研究也指出,世界各國多數遠距學習者為二十五至五十歲的在職成人。而交通部民國八十八年針對「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中顯示,上網人數中以二十至未滿三十歲者最多,而四十歲以上的人口成長有限。

  在一項針對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TA)入學新生所做的研究顯示,由於科技變遷快速,導致新生入學時,具備非常不同的電腦技能及態度。有的學生不願意接觸新科技,有的卻非用電腦設備進行學習活動或做所有的作業不可。結果造成有電腦背景與資訊技能的學生與沒有電腦背景與資訊技能的學生間的差異,隨著入學時間而日益擴大(Dupis,1997)。

二、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擬探究不同的成人學習者使用電腦行為與接觸網際網際行為兩者間的關聯性。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為:

  1. 探討成人學習者的人口變項為何?接觸電腦的行為?使用網際網路行為?
  2. 成人學習者的人口變項會影響接觸電腦的行為及網際網路使用行為?
  3. 成人學習者接觸電腦行為會影響網際網路使用行為?

貳、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外國語文學系、法政學系、文化藝術系、大眾傳播系等五學系的學生共619位。以其做為研究對象的原因如下:

  • 成為空中大學各學系的學生,必須先修滿二十個學分。雖然每個人成為各系學生的時間不一,但基本上,在校學習的時間至少持續在三個學期以上。以其做為研究對象可以深入瞭解成人學習者使用電腦的行為、接觸網際網路行為有無差異。

      尤其是接觸網路的行為對成人學習者而言,是一項新的事物。以空中大學各系學生為研究對象,可以進一步了解其接觸網際網路的行為,作為未來課程規劃設計之用。

  •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設校之初,網路教學即規劃為其主要教學型態,唯考量成人學習者會使用電腦及上網者比例偏低,以致仍以傳統的廣播、有線電視為主要教學型態。創校迄今,為考量成人學習者實際需求及終生教育的目標─無處不可學、無時不可學,八十八學年度起由該校電算中會心自行規劃網路廣播電台及網路電視台,將所有以廣播、有線電視方式播出的課程內容上網。如此一來,除可克服廣播教學收音品質不良、錯過播出時間、未在收訊範圍之內,以及有線電視區域的限制無法收視(僅在高雄市的有線電視頻道中播出)。

  教學節目上網後,只要擁有網路的基本配備,成人學習者在任何的時間及地點都可透過網路進行學習的活動。

二、抽樣方法

  本研究採取普查的方式。高雄市立空大學各學系學生共計619位,唯空中大學並無修業年限的規定,以致雖已成為各學系的選系生,未必每學期都會繼續註冊選課。為符合本研究需要,問卷測試分兩次進行。第一次為民國九十年一月十四日進行校務代表選舉時,將問卷發給前往投票的各學系學生;第二次為民國九十年二月三、四兩日選系生註冊期間,針對尚未填寫問卷的選系生發出問卷。兩次總共發出305份問卷,回收242份,回收率79.34%。回收問卷經剔除填答不完全及固定式反應之問卷後,有效問卷份數為217份,有效回收率71.14 %。

三、問卷設計

正式問卷內容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使用電腦行為,共有5題。 第二部分:接觸網際網路行為,共有12題。 第三部份:人口變項。

四、資料處理

  本研究在問卷調查部分使用SPSS/PC+套裝軟體程式進行統計分析。另外使用下列統計方法,探討資料中各變項間之關係。

  1. 以次數分配及百分比分析成人學習者的背景特性。
  2. 以卡方檢定進行成人學習者人口變項與使用電腦行為、接觸網際網路行為及使用電腦行為與接觸網際網路行為間的關聯性分析。

參、資料分析與解釋

在217份有效問卷中,成人學習者性別的比例為:男性90人,佔41.5%,女性127人,佔58.5%。

一、性別與使用電腦行為

  性別在「接觸電腦的歷史」、「上星期平均使用電腦的時間」、「主要從何處獲得與電腦相關的資訊」三個層面上有顯著差異。而在「主要使用電腦處理何種事務」及「次要使用電腦處理何種事務」上,未達顯著水準。

性別與使用電腦行為卡方檢定結果(表4-1)


接觸歷史 使用時間 主要用途 次要用途 電腦資訊
卡方值 9.780* 11.487* 7.061 1.297 9.660*
自由度 4 5 6 4 4
p<.05* p<.01** p<.001*** N=217

二、性別與接觸網際網路行為

  性別在「上網地點」、「網際網路上最常使用的功能」、「網際網路上次常使用的功能」、「網際網路上最常遇到的問題」、「進入學校網站後時,最大的感覺」及「進入學校網站後時,次要的感覺」六個層面上有顯著差異,其餘在「接觸網際網路的歷史」、「上星期平均使用網際網路的次數」、「上星期平均每次上網的時間」、「最常使用何種方式上網」、「進入學校網站後,最常使用的功能」、「進入學校網站後,次常使用的功能」上,無顯著差異。


性別與接觸網際網路行為卡方檢定結果(表4-2)


接觸歷史 使用次數 使用時間 上網方式 上網地點 主要功能
卡方值 3.308 6.728 8.418 5.474 6.826* 12.891*
自由度 5 4 4 2 2 4


次要功能 主要問題 最常使用 次要使用 主要感覺 次要感覺
( 進 入 學 校 網 站 )
卡方值 14.167* 20.670** .975 1.432 12.509* 25.783***
自由度 5 7 3 2 4 5
p<.05* p<.01** p<.001*** N=217

肆、結論與建議

  網際網路近年來已逐漸成為一種被廣泛應用的新媒介,在可預見的未來對人類的社會及生活型態造成極大程度的影響。

  以往幾乎所有的大學校園裡,學生年齡都在十八至廿四歲之間。隨著終身教育觀念的推動及成人繼續教育的學習機會及機構的增加,以在職、部分時間進入校園學習的學生人數持續增加,為方便這群因時空或者各種不同因素限制,以致無法參與傳統學習方式的成人學習者,網際網路無疑提供了一個方便學習者進行學習活動的學習環境。甚至除了提供課業的學習功能外,透過網路可以與教學者討論課業上的問題;查詢校務相關訊息包括向校方反映意見、查詢成績、線上選課等。

  當成人學習者的角色逐漸成為終身學習者的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科技的使用勢必愈來越愈多元,以適應非傳統學生的需求。隨著科技的進步及成人學習者學習型態的改變,未來成人學習者透過網際網路進行學習將日益普遍。Rana(1999)將成人學習者及傳統的學習者相互比較後發現,成人學習者更像顧客、更嚮往新型態的學習方式。而這個建立在電腦網路上的另類環境,提供了建立新的學習理念、學習策略、學習材料、學習活動及學習評量的機會(邱貴發,1998)。

  成人學習者進行正規教育的學習,除了傳統的教室教學外,另一個即是遠距教學的型態。

  遠距教學型態從早期以非學校組織的型態來推動普及教育、公民教育,以至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改以學校組織型態來提供職業訓練、補習教育,以滿足職業教育的需求與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外,如以教學媒體的特性而言,遠距教學系統的發展,經過下列四個時期:

  1. 文字媒體的函授教學課程
  2. 聲音媒體的廣播教學課程
  3. 視聽媒體的電視教學課程
  4. 網路多媒體的即時交談式學習課程

  文字函授課程、廣播及電視教學課程,這三種教學型態其學習者與教學系統間,均為單向傳播缺乏互動,只是電視教學的方式所能傳達的資訊比廣播教學及文字函授教學更為豐富。而網路多媒體教學方式,在交談性與資訊豐富性上更甚前三者。這種新的教學型態與傳統教學有很大的不同:學校希望藉由創新科技的運 用,來提升教學效果及擴大教育服務的範疇。然而,創新科技的實施是一高度複雜的過程,不但牽涉人與人的互動,也涉及人與科技的介面關係﹝高薰芳,1993﹞。

  網路在成人學習上的應用,依序可分為三個層次(李雅慧,2000):

第一個層次:將網路「視為」學習資源,亦即將學習資源擴展到網際網路上。 第二個層次:將網路「當作」學習資源,亦即將網際網路進一步納入,成為學習活動的一環。這個層次需要應用到網際網路的工具,如電子郵件,以其作為與教師或其他學習者溝通的橋樑。 第三個層次:將網路「融入」學習資源,亦即網際網路課程的開發與學習。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雖然已自行架設網路電台及電視台,幫助成人學習者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過網路進行學習。但是,課程內容的設計並未因媒體的不同而重新規劃設計,因此仍只停留在單向傳播。未來在課程規劃上,除了將原有的廣播及電視播出的課程轉錄至網路播出外,亦可在課程中重新規劃雙向互動的小單元,增加遠距教學師生互動的頻率;並且朝向網際網路課程軟體的開發與應用,增設能實際發揮網際網用特性的課程。

  遠距教學型態中成人學習者到校面授次數有限,有關校務的相關訊息多半透過學校網站得知,因此學校網站應隨時有專人維護、提供最新的資訊並豐富網站內容。高雄市立空中大學五個學系中,僅工商管理學系有自己的網頁,在受訪者中就有工商管理系的學生會定期進入該系的網頁,查詢最新資訊。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大成報(2000)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4版。

民生報(2000)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D43C新聞網。

交通部(1999)民國八十八年一月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摘要分析。http://www.motc.gov.tw/~ccj/index88/88041.htm.

王政彥(1999)利多或利空-- 網際網路自我學習的前景。成人教育,52,46-52。

邱貴發(1998)網路世界中的學習:理念與發展。教育研究資訊,6(1),21-27。

高薰芳(1983)以統整的觀念看科技創新在教育上的實施。教學科技與媒體,9,39-44。

李雅慧(2000)成人的網路學習。成人學習革命。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吳文琴(1999)空大高齡學生的學習狀況及因應。成人教育,49,29-37。

英文部分

Dupis,E.A.(1997).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challenge: Addressing the changing needs of our students through our programs. In E.M. Martin(ED.), The Challenge of Internet Literacy-The Instruction-Web Convergence. New York: The Haworth Press.

Moore,M.G. & Kearsley,G(1996). Distance Education: A Systems View. Belmont, CA:Wadworth.

Rana,E.(1999).E-learning will fail unless it is focused on the users. People Management,5(24),11-13.   


看教育相關文章 回首頁 各屆婦女國是會議

(C)copyright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之運用請洽詢主辦單位
本網站由開拓文教基金會蕃薯藤 規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