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信給我們回首頁
區域論壇>安全

性別與空間

校園人身安全與空間設計--以國外住宅社區研究為例

謝園 建築師謝園環境設計有限公司負責人
婦女新知基金會常務董事


  國內近十年的綁架勒索案件不斷,引起社會大眾極度不安,而其中孩童,學生被綁架案件又大多被撕票如:陸正,白曉燕,林柄宏及陳翌捷案,成為父母最大的夢魘,這些遇害學生被綁架的地點並不是什麼商業或遊樂場所,而是在回家的路上,甚至已經進了公寓大門還是難逃魔掌,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這些案件的發生不論歹徒是預謀或是臨時起意,犯案地點大多數是利用不易看到或容易隱藏的空間死角,對身材矮小的兒童更是不容易被發現,雖警政單位出版了"反綁架手冊",宣導預防,應變,報案及配合偵防等方法,但若能透過改善環境達到減少犯罪發生的機率,還是較長遠且節省人力,物力的方法,也是我們最期盼的。


壹、國外研究發現犯罪行為與環境設計有關

一、犯罪率較高的環境品質

  我國對"空間與安全"的研究非常欠缺,借鏡國外的研究雖不能完全反映我國環境上的差異,但其中的道理是可以轉換的,美國在1968年於{聯邦住宅條款}中規定"除非別無選擇,兒童不可住在高層建築"的準則,同年美國總統及國會又通過{街頭安全條款},並編列預算研究__防治都市犯罪增高後的新技術,其中一項研究由名建築及都市規劃師__奧斯卡,紐曼(Oscar Newman)領銜,與紐約市住宅,警察等部門合作,期透過都市設計的方法以預防,減少犯罪,並將研究成果出版了一本書"可防禦的空間",他們依據公(市)有住宅社區發生過的類型,次數,時段等資料,研究住宅社區的道路與戶外空間型態,建築配置,樓層,戶數,入口位置,門廳,樓電梯,走廊類型,開窗位置等多種條件,對照研究二者之關係,有以下發現:

  1. 樓層越高,居民越多的公寓大廈:95%的犯罪案件,發生在7層以上的公寓及規模1000人以上的社區
  2. 越多戶數共用一個門廳,樓電梯的公寓:例如:兩棟36戶公寓同為三層樓,一棟每層12戶共用一個門廳,一座樓梯及走廊,另一棟則每層4戶分用三個門廳,三座樓梯,前者犯罪率較高
  3. 中央走廊:有視覺死角,單邊走廊較易被戶外看到
  4. 有視覺死角的戶外空間:陰暗,高而密的灌木叢,雜亂的環境,狹小窄長的空間,視覺不能穿透或遙不可及的公園
  5. 一群相同型式的建築:像穿制服一樣的公寓群

二、可防禦的空間特質:

  1. 領域清楚的環境:適合清楚觀察各領域的環境規模
  2. 可自然監視的環境:沒有視覺死角的公共空間,可以看見任何走入這領域的陌生人及他的行為舉止,這樣的空間有足夠的建築距離,清楚的巷弄視野,門廳及樓電梯間有視覺可穿透的門窗
  3. 明顯而獨特的環境映像:公寓大廈或社區與周圍有明顯而獨特的環境印象,有別於住宅,商業混雜或連續不斷的同質環境
  4. 安全區隔:當社區與社區,大樓與大樓,住戶與住戶之間,有適當的安全距離


貳、我國都市住宅的環境課題:

  • 自明性不足:都市土地使用大多為住商混合,社區很難分辨外人或居民
  • 領域不清:道路規劃為棋盤式巷弄,交通穿越性太強
  • 視覺死角:防火巷狹小,建築距離不足,沿巷弄停車位
  • 建築物公共空間死角:

  1. 大門視覺穿透性不足,有陌生人進入關上門,自室外便看不見其行動
  2. 樓電梯間在建築物中央,或窗子太小,透明性不足
  3. 地下停車場,地下及屋頂機電室
  4. 自住宅窗戶或陽台看不見大門進出的人及活動
  5. 住戶不來往


參、如何選擇安全的居民環境:

  • 選擇住宅時,注意社區安全,公寓及住戶的領域及自明性
  • 公寓大門之視覺穿透性
  • 在公共空間之視覺死角裝設電子監視器材,由管理員或住戶可觀察到,如:樓電梯間,停車空間,屋頂,機電房等處
  • 社區,公寓,大廈之聯防或通報系統


討論題綱:

  1. 你/妳有沒有夜間單獨外出/夜歸的經驗?是因上課/補習/休閒/購物外出?必須有人陪伴/幾點前才能或敢外出?回家?夜間搭計程車知不知道如何才安全?
  2. 你/妳在上/放學路途中有沒有覺得不安全的感覺或經驗?在樓/電梯間?巷弄裡?公車站/公車上?地下道/天橋/人行道?若遇到危險知道向誰/那裡求救嗎?有沒有用?


延伸活動:

  1. 校園及社區危險地圖-- 繪製校園及附近社區配置圖(可分兩張),請學生標示出恐懼及不安或發生過事件的位置,收集後將其整理成校園及社區危險地圖,供校方及社區作為環境優先改善項目擬定之參考 (可用●,小點●及x標示位置,以數字1,2,3,代表樓層)
  2. 安全路線圖…,另繪製安全路線圖供學生上下學利用, (含社區支援系統位置及電話)

看人身安全相關文章 回首頁 各屆婦女國是會議

(C)copyright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之運用請洽詢主辦單位
本網站由開拓文教基金會蕃薯藤 規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