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信給我們回首頁
區域論壇>安全

性騷擾

性騷擾與性侵害事件之傳播與處理

游美惠 高師大性別教育研究所


  以下兩點簡單談談關於性騷擾與性侵害事件之口語與新聞傳播過程之中,會引發的相關問題,不僅如何處理案件本身深受這些傳播內容的影響,相關的性別教育更與這些二手(或多手)傳播的內容密切相關:

八卦的傳聞,處理的困擾:性騷擾與性侵害事件的是非言語

  每當有相關的性騷擾與性侵害事件發生,謠言傳聞總是滿天飛,大家或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或是本身的性別意識型態作祟,以致常常憑添處理相關事件人員的困擾,在此,我想就以相關八卦傳聞中隱含的性別意識型態來討論相關的性騷擾與性侵害迷思。

  首先,就「性騷擾與性侵害是無關於性,而是有關於權力關係以及性別歧視」這一點來說明。很多人聽聞發生了性騷擾事件時,總不忘探詢被騷擾的受害者長相如何、身材好不好之類的問題,這其實便反映了一種錯誤認知,認為是有美貌與姣好身材的女性才會受到性騷擾或性侵害,事實上人人都可能是性騷擾的受害者;有關的性別意識型態常會以外貌來評斷女性的一切,甚至是以女性的外貌來評斷她所受的待遇是不是「應得的」(deserved),這其實便反應出昧於全力關係運作之事實,通常,受害者唯一相同的特點可能是,他(她)們都是權力關係較弱勢的一方,如師生性騷擾案中的學生、職場常見的上司對下屬或男性對女性的騷擾、年長者對年幼者等。

  很多人在傳播性騷擾事件時,會針對「性」事大作文章,只將之視為茶餘飯後的笑談,鮮少認真思索其中存在的壓迫關係。所以八卦的傳聞常會模糊焦點且將該案件「去政治化」,以致增添處理的困擾,例如要作出懲罰「有權力的加害者」之決策遍佈容易有合法性之基礎,因為花邊新聞常會渲染情節、模糊焦點,讓人忽視了受害者的苦痛感受,甚至以男女情愛或肉慾需求等藉口將整個事件合理化。

聳動的報導,負面的教材:性騷擾與性侵害事件的新聞報導

  「被姦7次,12歲女童仍是完璧」,「被砍26刀,屏科大女生疑遭姦殺」,「少年迫男童口交,提公訴」這些都是報紙上所刊登的性侵害相關新聞之標題,聳動、駭人聽聞是這些新聞標題的共同特色。如此「引人注目」的新聞報導,是否能相應喚起大眾對性侵害相關議題的重視?是否能藉機傳達預防與處理性騷擾及性侵害事件的正確觀念?這恐怕才是最值得深思與探討的。像前述的12歲受害女童,是否仍是所謂的「完璧」,根本不應是此事件的重點,首先,在意「完璧」與否,其實是一種父權意識型態下「處女情結」的產物,再者,女童所受到的傷害,絕不會因為仍是「完璧」而程度有所減輕,或是即可因此不加以追究或提供適當的處遇及治療。媒體工作者下如此的標題其居心可想而知,就是想藉由如此的文字呈現來吸引讀者的目光,殊不知在受害女童的身體上大作文章,其實已經是在複製既有的父權意識型態,而且也模糊了相關事件應該關注的核心問題-身體自主權受侵犯後所造成的實質傷害。

  89年10月11日的晚間,各新聞台的晚間新聞陸陸續續「不約而同」的報導了一則性侵害新聞:高雄市一名15歲國中生,模仿色情片之情節,對一名10歲男童性侵害,此案移送高雄地檢署,全案偵結,該名15歲國中生被依妨害性自主罪提起公訴。記者在報導了案情之後,不忘強調色情品之浮濫,促使了青少年被激起之性慾望無處發洩,以致會模仿色情片之動作,以致而有此性侵害之偏差行為。

  每當有相關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發生之時,大家就會將原因歸咎為是「色情品浮濫」,然後要老師與家長注意這種現象,督促學生遠離色情,然而,一再諄諄告誡,卻也無法阻止青少年探索情慾性愛世界奧秘之好奇心,層出不窮、五花八門之色情品依然活絡的在市面流通、再青少年同儕之間傳閱,難道這名15歲的國中生未曾被告誡過要「遠離色情品之污染」?所以這類論調之教誨與報導,其實是無濟於事的,大家習於附和陳腔,未深入思索其「教育」效果,以致慨歎之聲不止,卻未曾對現象的改善有任何助益,一再阿Q的強調「避免色情品之污染」只是變成無益之夢囈。

  電子媒體原本就相當「現實」(這是媒體工作者自己坦承的話語),對於此事件引發的性別教育議題吝於多花時間加以深入探討,他們寧願花更多的時間報導聳動的案情,甚至寧願以SNG連線的方式詳細報導一個血跡斑斑的命案現場實況或是某明星的造勢記者會與現場演唱會,但是對於性騷擾與性侵害事件之衍伸教育議題卻是相當「小器」,吝於多花時間,讓不同的論述聲音都能呈現在新聞報導之中。

  媒體其實可以發揮強效,分擔性別教育工作之重責大任的;但這似乎只是理想,現在我們能做的,好像仍然都是以檢視與批判媒體內容為主,將之視為「負面教材」;事實上我們期盼的是媒體報導能發揮積極「教育」的功能,助兩性平等教育一臂之力!

  以上所談的都是案件或事實已經發生了之後,經過一般的口語傳播或是大眾傳播媒體報導後引發的問題,事實上很多性騷擾事件本身就是由口語引發或構成的,例如充斥於各社會互動場合的黃色笑話以及常被男性使用的「一字經」、「三字經」等,事實上是極具貶抑女性身體意味的,卻是常習焉不察的被使用為發語詞或是發洩不滿怒氣的口頭禪,值得細思反省加以改正。為什麼我們說性騷擾事件無所不在,因為即使是日常生活的言語互動,有意無意的,可能均已構成性騷擾,大家常說要「彼此尊重,共創兩性和諧」,由自己日常言行舉止之反省修正開始,就可以是一項起步。


看人身安全相關文章 回首頁 各屆婦女國是會議

(C)copyright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之運用請洽詢主辦單位
本網站由開拓文教基金會蕃薯藤 規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