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民進黨中國政策研討會

一九九七年中國經濟情勢報告(摘要)

一、中國進入穩定高成長期
二、中國加速與世界經濟的整合
三、前途不明的中國區域經濟分化現象
四、被大環境限制的中國經濟
五、結   論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一、中國進入穩定高成長期

 中國經濟自1949年中共掌權以來,由於各種體制因素,一直有景氣波動幅度過大的「鳥籠經濟」問題,並在80年代仍造成三次劇烈的景氣波動;因此1992年春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的一輪景氣過熱,亦曾被預期將以「泡沫經濟」的破滅收場。但之後的「宏觀調控」,雖使物價上漲率由1994年達到的20%高點,跌至1997年第二季的2%低點,但經濟成長率卻僅從14.1%降至9.4%,始終維持較高的成長率。預估一九九七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1.8兆人民幣(九千六百億美金)。部份學者認為這種成就是中國政府經濟管理體制成熟的表現,並因此判斷中國經濟進入穩定的高成長期。

 1997年由於有香港九七回歸、新一輪景氣循環開始,而造成投資增加、物價上漲的壓力,並且由於國有企業希望政府放鬆價格管制以減少虧損、增加產出,經濟成長率與物價上漲率可能將有所提高;但倘若中國政府能夠維持目前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經濟成長率應不致如1992年一般狂漲至12%以上的幅度,同時物價上漲率也應可保持1996年下半以來不超過個位數的較低水平,並使人民幣能夠在未來數年保持目前水平,而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平穩成長。1997下半年中共十五大若朱鎔基能繼續掌握財經大權,外界將增高中國經濟穩定的信心。

 目前由於外向型勞動密集產業已漸趨飽和,勞動力需求降低,市場所能吸納增加的就業需求,加上國有企業效率不佳,造成產品積壓、資金流通不暢,且大量的破產與裁員使城市失業率節節上升,加上農村一億以上隱藏失業人口的勞動需求,使中國經濟必須保持較快成長,才能維持社會穩定。這種形勢也造成了政府宏觀調控的壓力。但由於諸多客觀的限制不可能迅速解決,中共目前仍必須採取較為保守穩定的經濟發展路線,並以政治力量制約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副作用。

 因此雖然部份悲觀論述認為中國將面臨分裂危機,但短期而言,中國經濟應可保持穩定高成長的局勢。但就長期而言,受制於前述經改副作用與政經體制及其他因素,仍具有許多不確定性,而可能影響其國家政治經濟的穩定與總體國力的提昇時程。

回頁首


二、中國加速與世界經濟的整合

 就外貿而言,中國對外貿易自1978年的206億美元,進展到1996年的2880億美元,對外貿易已佔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三成以上,已逐漸成為一個對外依賴甚種的開放型經濟體,因此對外貿易是否順暢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1996年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為2890億美元,成長率僅3%。

 1997年由於全球景氣復甦,中國首季對外出口額較去年增長26%;預估1997年中國進出口總值能夠成長10%。但相對於1995年以前對外貿易佔國家生產總值比率不斷上升的狀況,由於中國經濟大國特徵的顯露,對外貿易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將逐漸趨穩乃至於減少,經濟自主性正開始重新增加。

 就外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而言,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利用外資急遽成長,尤其自1993至1996的四年,合計中國對外借款與外商對中國直接投資已超過1700億美元,投入的資金、管理、技術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由於對外資的審核太過寬鬆,對中國經濟也造成一些負面影響。就總體而言,外資的大量進入,對物價上漲構成推波助瀾的壓力;就產業的發展而言,部份外資技術含量低,透過合資、蒐購的手段進入中國市場,或者以炒作房地產為主要投資目標,並未能提振中國廠商的技術水準;並且由於外資以對外輸出為主,因而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加深了東部與中西部的經濟差距。

 因此中國經濟決策當局醞釀以對外資實施國民待遇開始,由「沿海地區先富論」的地域導向,轉移為發展高科技工業、基礎建設、西部資源工業的「產業導向」,一方面希望在國際市場勞動密集產業飽和之際,能以技術密集工業刺激對外貿易的繼續成長,另方面促進中西部地區方發展、平衡國內地區經濟差異。雖然此一建議也有造成外資減少的疑慮,但多數中國學者認為利大於弊。

 在此同時,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也有可能對中國的區域經濟差異造成影響。由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一方面可能刺激中國出口,另方面將以中國的市場開放為代價,前者將使沿海出口導向工業為主的省份成長加快,後者所造成的外來投資也有可能以沿海較發達地區為主要對象,兩者將合力促使沿海省份重新取得較內陸為快的成長速度,因而拉大沿海與內陸省份差距。但此一觀點也有以下反面意見:首先是否定貿易量能大幅繼續成長的假定;如前所述,由於國際勞動密集商品市場已趨飽和,沿海省份很難因之得到大量出口的機會。其次,全國性與全面性開放外資,也有可能促使外資對內陸省份的投資,因而使中國經濟加速一體化。由於沿海省分的偏遠縣區尚可供勞力密集產業轉移,加上以服務業為主的外商較工礦業為多,投資回收期亦較短,短期內中國沿海與內陸省分的經濟差距還有更行擴大的可能。

回頁首


三、前途不明的中國區域經濟分化現象

 自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由於中央放權讓利的政策,以及1949年以後逐漸形成的「條塊經濟」的持續影響,一方面造成中央的資源減少,宏觀調控能力逐漸降低,二方面東中西部乃至於各省間相對收入差距雖曾在80年代有所縮小,但90年代以來則又有惡化趨勢,三方面各省區、各地、各縣市乃至於各鄉鎮之間的「諸侯經濟」問題。這種中央與地方、以及地方之間的財政能力不平均、市場割裂的問題,不僅使中國中央的控制力降低,並有造成中國分裂的可能性。

 然而,問題雖大,主要的解決方法卻也只有二個,其一為財政制度改革;其二為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

 1994年開始了分稅制改革。改革實施以來,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有所好轉,赤字有所下降;1996年中國財政收入較預算規畫高出7%,較1995年實際財政收入增長18%,1997年預算赤字估計約570億人民幣,較1996年下降7%。中國政府的財政正以至公元2000年達到預算平衡為目標而努力。但目前的分稅制仍未能就「轉移支付」建立公平合理的制度,因而各地賦稅差異仍未能達致公平,必須更深入改革才能挽救目前不公平的賦稅加深的地區差距。

 就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而言,由於中國地方政府與地方企業間的密切聯繫,地方政府傾向於扶植當地企業,因而出現「小而全」的低水平重複建設,甚至於封鎖市場以保障地區企業的生存發展。這種問題嚴重損害資源配置,使人力、物資難於流通,對中國經濟損害甚為劇烈。

回頁首


四、被大環境限制的中國經濟

 長期而言,中國經濟將受一些客觀環境的束縛,而影響其發展:
  1. 人口而言,1996年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約為千分之十一,增長率與美國相若,但因人口基數大,增長量仍高達一千兩百萬以上,因而必須消耗 大量資源用於新生人口的養育,從而延緩了資本的累積。此外中國人力素 質不佳,高素質人力,包括管理、資訊科技人才頗為缺乏;在目前雖尚未 構成瓶頸制約,但在中國經濟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的過程中,此一問題會 愈來愈突出。一胎化政策的長期影響並將逐漸顯現,預估將於2020年達到 高點,屆時人口增長問題、老齡人口問題、就業問題將同時惡化。此外, 由於經濟的發展,屆時並將達到糧食與能源消耗的最高點,將對中國將造 成極大壓力。

  2. 糧食而言,由於生活水準上升、副食品消費量增加,中國已成為糧食淨進口國。倘若耕地保護、新種培養、農地優化等措施未能達到預期目標,食品消費習慣繼續向先進國家靠攏,中國勢需消耗大量外匯以進口糧食,因而造成排擠效應,而延緩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國學者認為中國糧食進口比率將逐步升高到年消費量的5%至10%,對世界糧食市場將具有重大影響。此外,糧食需求同時構成中國輕工業發展的一項限制,因而促使中國發展技術密集產業,以平衡面臨瓶頸的輕工產品的出口量。

  3. 能源問題而言,倘若國家發展目標未做合理規畫,短期內雖因能源、原材料工業設備利用率偏低,使這些產業具有增產可能;長期而言,則美式高能耗生活將使中國乃至於世界的能源產出無法負擔。中國政府預估未來十五年中國石油消費量還將成長一倍,中國與日本部份學者估計,本世紀末中國的石油進口量將達到其消費量的四分之一。逐步提高的石油需求,將對中國經濟的自主性與發展潛力構成嚴厲的限制,並進而影響中國的外交政策與東亞的戰略格局。

  4. 環境問題而言,由於人口素質低、人地比高、自然環境不良、能源以燃煤為主等原因,中國環境壓力頗大;加上人口仍在成長,經濟仍處於工業化中期,糧食、原材料需求不斷上升,因此包括植被破壞、水利失調、空氣、水污染等問題仍在迅速惡化當中。雖然中國政府推行綠化、號稱森林覆蓋率已增加至13%,並推行包括黃、淮河、長江等大河沿線的污染治理的環境保護工作,但目前尚未能避免環境繼續惡化的現實。

回頁首


五、結論

 綜上所述,對當前中國經濟情勢的認知,可歸納為以下幾個重點:
  1. 一九九七年中國可望維持高經濟成長、低通貨膨脹的格局。預估一九九七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約10%,通貨膨漲率約5%,對美元匯率將小幅升值,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八兆人民幣;與香港合計之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可望達到一兆一千億美金。

  2. 若無較大的政治、社會變動,中國在未來數年可望維持較高的經濟成長率。但持續惡化中的國有企業改革問題,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對中國經濟構成負面影響。

  3. 由於中國大型經濟的成型,外資、外貿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已開始由量的增加轉為質的改變;中國開始對外資依產業需求進行篩選;對外出口商品則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變,將對台灣產業形成更激烈的競爭。

  4. 中國最快可望於1998年初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此舉可能促使其貿易額增長、吸收外資增加,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的發展差異可能加大,但中國經濟一體化也可能加深。

  5. 人口、糧食、能源、環境,乃至於產業升級等問題,將限制中國的發展,並對世界環境、生態構成影響。

  6. 中國經濟前景對台灣地位具有深刻影響,但其國內社會、政治因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很大,因此雖然短期內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尚稱樂觀,但社會的不穩定與政治的不確定因素會構成發展的障礙,故對此諸方面皆應做更深入的研究。

回頁首


DPP(c)copyright 1998 版權所有 任何形式的引用請先徵求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