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後冷戰時期國際政治新秩序對台、中關係的影響。 |
貳、台中雙邊協商與互動關係的策略性規劃 |
參、兩岸經貿關係發展與加入WTO的挑戰與因應對策 |
壹、後冷戰時代國際情勢對台、中關係的影響一、對於客觀環境與事實之認知與判斷冷戰結束,國際局勢已有重大變遷,只是美國仍然是我國所有對外關 係中最重要的。美國因素對於兩岸關係的進展也是重要的變數一。由近日美國政府前任政府官員的相繼訪台,特別是今年元月十六日美國前國防部長裴利、前國家安全顧問史考客勞夫與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夏利所組成的重量級訪問團拜訪會陸委會,並與主委張京育討論台海情勢的發展,可見美國對台政策已出現了微妙變化。 自去年十月底的柯、江高峰會談之後,朝鮮半島「四邊會談」,韓國、北韓、美國和中共於去年的十二月九日在日內瓦召開和平談判會議,取代一九五三年韓戰結束時的停戰協定來看,我們已面臨可能被迫走上談判桌的命運。 回顧冷戰時期以來,由意識形態的對抗造成的分裂國家,皆因冷戰結束後,相互的交流而產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這些由歷史遺傳下來的分裂國家,目前就只剩下了南北韓和台海兩岸的問題。去年十月底柯、江高峰會談後,柯林頓在回答記者時就如此說:「美國支持中國和台灣通過和平談判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台灣問題遲早得解決,遲解決不如早解決。」其弦外之音,無疑的是在向台北朝野表明美國不僅不會支持台獨,甚且希望海峽兩岸儘快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這個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問題。 從最新的這次資訊顯示,裴利及其訪問團團員們從大陸所得的印象認為中共方面極有意願儘快恢復兩岸協商,並且是沒有先決條件的。裴利此行是希望兩岸三地能了解,美國正在努力實踐柯林頓總統所提,華盛頓、北京、台北三邊關係發展的三贏政策。柯林頓「三贏政策」 之精神在於:如果華盛頓和北京的關係能在穩固、安全的基礎上漸進的朝好的方向發展,應該對台灣與華盛頓的關係會有好處,同時也能促使台北和北京的關係朝互利的方向發展。只是,本架構中的美中關係在先,台中關係是延續性的發展可能而已。並非三者處於平等互惠的基礎上發展的三贏策略。 政治性問題有一定的複雜性,政治性問題的解決更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如何從容易解決的事務性議題著手,逐步解決兩岸交流衍生的種種問題才是上策。
二、所採取之基本政策立場1. 調整臺灣的國際觀2. 扮演東南亞地區的好鄰居而非功利者 3. 參與國際經貿活動的心態要調整
三、關於政策立場主張之理由
四、對於該議題之具體政策錯施及建議
貳、台中雙邊協商與互動關係的策略性規劃一、對於客觀環境與事實之認知與判斷中共在國際上不斷製造台灣「不想談」的錯誤印象,乃有此次裴利對中共「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的認知有誤,認為中共同意在「無先決條件」下恢復兩岸談判。其實我方始終堅持不預設任何條件進行復談的立場從未改變。兩岸協商自一九九五年六月中斷以來,中共即一再強調應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展開政治性談判,但卻從來不履行新加坡辜汪會談的具體協議,這是中共毫無協商誠意的表現。去年年底中共甚至曾以「新聞稿」方式來傳遞訊息,這種迴避的態度,其誠意很難不令人打折扣。因此,兩岸復談仍應由履行辜汪會談協議著手,才能建立「誠信」這項重要協商基礎。 台灣方面對於兩岸復談已多次表達意願,但不能在被矮化的之下談判,而中國方面始終預設「一個中國」的前提才願意復談。如果中國不再預設條件,可以公開宣示,或如連戰副總統所說,一紙傳真就可以解決,何必透過第三者傳話?所以,很明顯的兩岸遲遲未能復談,責任在中國,不在台灣,關鍵也在中國,不在台灣。但是中國在國際社會的霸道之力確實強過台灣的影響力。 在霸力的介入之下,一些人士對蠻橫的中國感到難以應付,竟向台灣施壓。我們是獨立主權的國家,不能任人擺怖才是。當然,一些國際人士是站在國際看兩岸,基於利益或基於好意,穿梭兩岸推動復談,對於「好意」,我們感謝,對於「利益」,我們何仿理性看待,冷靜決定。因為根據最近六年來的民意調查,雖然比率逐年降低(57.5%至 24.8%),民眾認為暫維現狀,俟未來條 件成熟再談統一問題,仍是比率最高的選項。有趣的是,從民國八十三年起,民眾認為暫維現狀,以後走向獨立的比率則有增加的趨勢(7.6%至12.6%)。認為維持現狀的民眾,比率六年來從兩成逐年降低又回到最近的兩成。從以上陸委會所整理提供的數據,不難看出台灣人民對統一或獨立的共識並未形成,倒是現狀維持以及並不急於做決定的想法,比較被人民街受。 台北市長陳水扁最近接受香港「廣角鏡」月刊專訪時表示,海峽兩岸關係的推展不能一廂情願,如果一個台北市長或台灣省長連香港都進不去,三通的想法是很不切實際的。陳水扁主張兩岸關係按「三部曲」進行,即先接觸,再對談,再談判的模式,應是比較合理與可行的做法。既使美國方面友人的建議,在用詞時也是以talks、dialogue,而非使用negotiation「談判」,顯見雙方彼此的接觸、增加了解、增加互信,是必要的基礎。
二、台灣所應採取的基本政策立場。
三、關於政策立場主張的理由。
四、對於該議題之具體政策措施及建議。
參、兩岸經貿關係發展與加入WTO的挑戰與因應對策
|
DPP(c)copyright 1998 版權所有 任何形式的引用請徵求主辦單位及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