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民進黨中國政策研討會

衝向高科技戰爭?

中國與台灣的國防現代化之於 1995-2005年之台海軍事對抗

中國事務部1997.5.2

  本報告Gearing Up For High-Tech Warfare? Chinese and Taiwanese Defense Moderniz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Military Confrontat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1995-2005是美國「戰略與預算估算中心」CSBA,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的研究報告;戰略與預算估算中心位在美國首府華盛頓,為一獨立、公益性的基金會,專門研究近程與遠程的軍事計畫與國防投資策略。作者有兩位:畢新格Richard A. Bitzinger為戰略與預算估算中心的國防工業分析師,兼亞洲安全專家;季爾Bates Gill則是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機構的東亞安全與軍備控制計畫的計畫領導人。

摘要

  本文檢視台海兩岸經由進口與自製,提昇軍備質量,對兩岸軍事對抗的影響。本文發現台灣正快速提昇預警、監偵、指管與精密打擊能力,並將相關能力加以消化。中國的軍隊則因國防自主要求而呈現對新知消化不良的狀況。軍事現代化會在未來以以下幾個層次影響兩岸軍事對立:一、中國可能強化以海軍與飛彈騷擾台灣之能力,台灣則將增強空偵、反飛彈能力,以減低此種騷擾對民心之影響;二、中國可能以增強之海軍封鎖台灣,同時台灣的空偵、反艦飛彈成軍,唯缺乏足夠潛艇以執行反艦、反潛任務;三、中國可能以更加精確之導彈對台施以精密打擊;四、中國並無把握以大規模空軍犯台;五、台灣將擁有更先進防空網,但短期內仍缺乏反制戰術飛彈之能力;六、中國在未來數年難以大規模攻勢佔領台灣,而台灣正努力提昇戰備以降低此種狀況發生之可能性。考量雙方戰備提昇之能力,中國若欲以大規模軍事對立壓服台灣,將仍是困難、高成本、無法必勝。

 

一、導言

  冷戰結束之後,相對於許多趨於緩和的地區,東亞區域仍頗多對立,台灣海峽更是其中翹處;而台灣的加入聯合國運動業已激怒中國,使台海關係更趨冷冽,中國並回敬以飛彈軍事演習。東南亞諸國亦關切此一對立,視中國處理台海關係為其對應南沙群島主權爭議的指標;日、美則關切中國成為何種區域霸權;而此台海紛爭且使東亞軍備競賽火上加油。
  中國對台軍事威脅程度可以由輕至重列一光譜;一、低度恐嚇、暗中顛覆,二、封鎖港口、癱瘓經濟,三、飛彈攻擊、動搖政經,四、全面攻擊、佔領本島。這些選擇與兩岸軍事能力息息相關;但雖然解放軍的數量優勢台灣難以企及,在軍民士氣、領導統御、指管通情等項目,台灣卻可力挽頹勢。
  現代軍事科技,多數為資訊科技,有潛力使軍事能力中的射程、精確度、攻擊範圍等等得到革命性改變。本文將先考察中國在此方面之進步狀況與國防資源,次則檢視台灣。本文認為中國將在海軍與精密打擊能力方面有較大成長,但其國防工業仍將問題重重,除非一些有爭議之例外發生,台灣將擁有較進步的武器,足以對抗中國之侵略。然則,若中國不計犧牲,台灣的高科技武力亦力有未逮。但中共亦不能不考慮美國之干涉,後者能有力底遏止其攻勢;同時,由於美國對台之保證頗為曖昧,台灣亦不能指望確能得到援助。

二、中國

  中國正從一個陸基的防衛性武力,轉變成一個重視海洋權益的國家,海灣戰爭(Gulf War)更催化了此一發展。但由於其國防資源有限,以及國防工業的結構問題,使其僅能在部份裝備優先達到現代化,從而侷限了她的武力投射能力。
  過去十多年來,北京明顯將戰略重心由陸地轉至東方與東南方的海上,軍隊亦逐漸放棄人民戰爭的思想,這反映了其對其世界環境與國際關係改善的認知。但一方面美、日、韓、菲等國家與其尚有未洽,另一方面其國家安全的三大支柱:經濟發展、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也要求中國政府維護其自身海洋利益。因此其必須提昇空、海軍投射能力,以「積極防禦」(active defense)、快速反應,將紛爭在其國家領土之外解決。主權完整的考量,也增加了武力投射的需求,這特別是對南海與台灣而言,尤其當台灣宣佈獨立,可能刺激中國對台的攻擊行動。
  中國人民解放軍漸將戰爭視為一種機動、彈性、有限而具攻擊性的事,且認知到科技的發展對戰爭型態的影響,因而於80年代中期創造了一個「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的名詞。在海灣戰爭之後,鑑於美軍的武力優勢,又開始做出「現代條件下的高科技戰爭」與「打一場高科技條件下的有限戰爭」的戰略規畫。因此從以下幾方面強化武力:潛艦、反潛、反艦,先進戰鬥機,強化指管通情,防空系統,彈道與巡弋飛彈。
  中國的科研方向其一為穩定底提昇其現有武器製造能力,其二為針對部份重點計畫尋求技術的飛躍,包括先進戰機、精密打擊、指管通情、早期預警技術的建立等等。在提昇武力之後,中共可能以以下方式威脅台灣:軍事演習、海軍封鎖、有限的飛彈攻擊,乃至於全面進攻。
  中國的國防資源連續數年以二位數字成長,雖然其中包括通貨膨脹因素,但考量其隱藏預算,仍然可觀。其武器研發費用估計在5億到20億美金之間。至於其預算外收入,雖只應計算其中轉入軍隊使用的部分,但數量頗難估計。
  中國有大規模的自立更生的武器製造工業體系,但其研發則頗無效率,因之將延緩其武器裝備的研發速度。雖然中國欲藉由引進先進技術而達成自製,但複雜的尖端科技將使其過去的逆研發能力大打折扣。
  中國並強調軍民兩用的研製觀點,唯軍方企業仍對市場適應不良;而「體用觀」之類舊觀念,也限制了他進步的腳步。估計十年之內中國還無法真正打贏一場所謂的高科技條件下的戰爭。空襲、兩棲登陸台灣,將仍非中共所能及;但少數武裝仍可能先達到先進水平,主要是飛彈與潛艇,從而威脅台灣。
  中期而言,台灣應仍有足夠時間採購所需之武器,而逐漸適應日漸增加之中國對其自身利益之需索;長期而言,中國之高科技戰爭實力仍將有重大進展。

三、台灣

  台灣為應付中國的壓力,也積極整軍建武,提昇了指管通情等能力;但對外國軍事科技的依賴亦大幅增加,而有太過依賴外國的危險。
  台灣的國防戰略已由過去之攻勢防衛轉變為守勢防衛,以空中防衛、反封鎖、反登陸為目標。因此開始裁減陸軍、加強海空軍建設,而陸基防空、反艦飛彈與反潛能力亦有所增長。
  台灣增強之空中武力主要為指管通情、預警、空防、電戰、反潛、空中加油、模擬空戰演練等技術;海軍則為指管通情、三次元反潛、反艦飛彈、水下偵監等能力;陸軍則為指管通情、戰術偵察、戰術空防、坦克與反坦克武力之提昇等等。偵監能力主要表現為由「強網」替代「天網」系統、E2-T鷹眼早期預警指揮管制機的服役,並預備於19982006年之間獲取一商用地球觀測衛星,以加強衛星監測能力。陸軍之指管通情亦將有所進展。精密打擊的空、海、陸基飛彈,如利用相位陣列雷達的雄蜂二型、天劍、天弓飛彈等陸續成軍;電戰系統有所進步反封鎖武力有所加強。空軍且將以F-16、幻象2000IDF等新一代戰機取代舊有之F-104戰機。
  台灣認為其所採購的裝備,在以下幾種與中國的軍事衝突中產生作用:在中共的低度恐嚇行動、如飛彈演習中掌握情況;在中共封鎖時維持航路暢通;在飛彈與空中攻擊時掌握空優並維持監偵能力(雖然台灣並無反飛彈能力);在中國的大規模進攻時可以試圖摧毀中國之指管通情,並對中共之兩棲登陸部隊進行攻擊。
  過去十年台灣的國防預算雖然佔其國民生產毛額的比率由7.7%跌至4.3%,但絕對值仍上升了五成,達到98億美金,且此一預算尚不包括購買F-16與幻象2000的總計115億美金的費用。
  台灣的本土軍事研發包括航太中心、工研院以及47間私人企業,現正以軍民兩用的高科技技術為努力方向。台灣的本土軍事工業仍甚脆弱與有限,主要製造低技術的裝備,而自製裝備所需的呈指數成長的研發費用亦非台灣所能負擔。因此依賴外國的技術殆不可免;因此其所謂自製高科技軍事系統亦多為進口之美國技術;例如強網、天弓飛彈與IDF等。
  台灣國防工業的軍民結合狀況亦不理想,冷戰後由於武器系統更易獲得,使台灣軍工業更為衰退,且逐漸走向消亡。而大量購買西方國家武器產生之自信,似乎使台灣在危機產生時能自立生存。但此一武器銷售常受中國壓力影響,且武器的部份性能亦被武器出口國所限制。總之台灣將逐漸裝備先進武器,但這將是一個漸進而長期的過程。

四、跨海峽軍事對抗的未來的可能方向

  在台灣更新裝備方面大有進展的同時,中國的軍事現代化由於其自力更生的要求,而躊躇不前。再考量各方面的武力進展之後,可以得出三個原則:一、中國可能增加低度騷擾台灣之能力,對此台灣很難訴諸於直接之軍事反應,但增強之軍備可降低中國軍演對台灣民眾的心理壓力。二、雖然中國公開宣稱之政策從未排除此一可能,但中國將難以擁有足夠的傳統武力以對台施行大規模攻擊,且在實踐中也未見此一方向的準備;何況台灣長期準備的方針乃為避免中國之侵略,因而裝備愈見精良。三、中國增強了以海軍封鎖台灣的能力。此外,中國之空軍武力尚不至於凌駕台灣之上,但其飛彈之精準轟炸能力將更為上升。另外,台灣仍將缺乏足夠之反潛能力,缺乏潛艇,缺乏足夠之防空系統。不過由中國外購裝備之質量來看,中國尚未有大規模攻台之打算。
  因此,中國若欲在未來十年攻打台灣,將是困難、高成本、且無法有必勝之把握。
  然而,此一前景另有兩個限制因素:一、中國的量的優勢,若不計犧牲則台灣仍難以抵擋;二、外國干涉,因為考慮到國際干涉的可能,而增強了中國僅採取低度騷擾行動的意向,同時因為考慮到外國可能不支援,使台灣避免採取激進的手段、企圖改變台海現狀。尤其台灣的國際定位亦頗模糊,加上中國亦為核武強權,因而使外國干預台灣之可能性有一限制。而就長遠而言,決定中國與台灣軍事能力與其所採之手段的,仍將是雙方的財政、科技與工業資源。


DPP(c)copyright 1998 版權所有 任何形式的引用請徵求主辦單位及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