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民進黨中國政策研討會

未來十年之中美國防規約

Sino-American Defense Regulations in the Coming Decade
 

中國事務部1997.5.5

 

  本文摘要自美國國防部部長辦公室、負責亞太事務暨國際安全事務之助理艾肯柏上校Col. Karl W. Eikenberry年初應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的邀請所發表的演講。艾上校是美國西點軍校畢業、東亞研究碩士,已持續承辦中國、蒙古事務達九年之久;並曾在台灣、香港任職。這場演講是他離職前的重要演說,對分析未來十年的中國與美國國防外交關係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因此台灣與中國皆有派員前往聆聽。

 

內容大要:

一、美國軍方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接觸後的觀察為:

  1. 整體而言(除快速反應部隊之外),中共陸軍相當於1950-60年代的美國陸軍戰力,海軍相當於1960-70年代,空軍相當於1970年代,戰略打擊兵種相當於1980年代;總之仍落後美國甚多。
  2. 中共軍方領導份子缺乏現代聯合作戰觀念,僅懂得若干區域作戰策略。
  3. 解放軍中、青幹部近年來受外界資訊之衝擊及刺激甚大,傳統革命軍事思想已產生變化。
  4. 中共黨政高層與軍方將領保持著頻繁的對話;例如1996年春的台海飛彈危機,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建議,再由解放軍實際研究執行。
  5. 美國國防部與中國軍方在波斯灣地區的利益分歧甚大,中國對波灣地區的武器援助與西方國家利益頗有衝突;美國希望中國在未來數年能認同西方對中東地區長遠利益的考慮與作法。
  6. 美國在亞洲的軍力投射,第一環為本身駐軍,第二環為各國之協防與軍事合作條約,第三環為多邊條約及論壇。中共過去認知到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力量也有利於中國國家安全,但最近半年態度有所轉變,美國對此感到憂慮。

二、美國對中共軍方的工作目標有三,即:

  1. 建立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高層的對話管道,這種管道不受雙方外交、政治或任何其他爭議的打擾。美中軍方過去曾有類似熱線的聯絡管道,但因天安門事件中斷五年;換句話說,1996年台海危機時雙方已恢復某種程度的聯繫管道,前則是謀求繼續向更高層次發展。
  2. 建立雙方軍方的互信。例如19974月中共海軍訪問美國。
  3. 增加雙方軍力的透明度。美國瞭解其軍力勝於中國,但增加瞭解能避免誤判、產生雙贏。

三、美國與中國軍事關係的挑戰為:

  1. 中國人民解放軍缺乏民主素養、國際觀以及對貿然興兵的後果的認識。
  2. 台灣問題促成的中國軍事投資增長。
  3. 解放軍元老去世,精神中心喪失,資本主義衝擊,使解放軍對未來感到迷惑,因而使國防政策不穩定性、盲動的軍事行動的可能性增加。
  4. 995年以來中美雙方對抗的氣氛的上升,一方面是美國社會中國威脅論的聲浪有所增長,一方面是中國非主流學者認為中國在圍堵中國。但由於穩定的美國對中國貿易關係,以及民間交流增長,可見得圍堵並非美國現階段正採行之政策。

DPP(c)copyright 1998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的引用請徵求主辦單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