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組織澄社】

楊國樞

原載於1989年6月22日
中國時報


四月十七日(一九八九年)澄社成立以來,報章雜誌出現了多篇論及澄社的文章。同時,我們也陸續接到不少讀者來信,發抒自己對澄社的看法,這些文章與書信,對澄社鼓勵有加者有之,質疑批評者有之,期望殷切者更有之。對這些正面與反面的意見,我們都心存感激,但同時卻也發現,不少關心澄社的人,對這個社團的性質仍是不甚了了。身為澄社的一份子,很想藉此機會,談談這個社團的一些特點,以增進世人對我們的瞭解。

澄社成立目的

  澄社成立之時,共有二十一位社員,都是富有自由主義色彩的學界人士。我們這些獻身學術工作的朋友,除了努力從事本行的研究與教學,都很關心國家大事與社會問題,對於公平社會、民主政治、均富經濟及精緻文化,尤其心嚮往之。多年以來,這些朋友聲氣相通,時常不約而同,發為針砭時弊的言論,聊盡知識份子的言責。但過去的論政方式,大都是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相互從未試圖統合。

  近年以來,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已進入了兩黨競爭的嶄新階段。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本位主義愈來愈強,在重大事情上,每每各走極端,自是其說,有時甚且不惜扭曲事實的真象。在資訊缺乏或真象不明的情形下,這種過份兩極化的狀況,常使社會大眾難以判斷誰是誰非,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在這樣環境下,社會之中亟需第三種聲音(而不是第三種勢力)的出現,以供民眾判斷兩黨說詞或作為是否得當的參考。但這種聲音所表達的,應該是一種超然而客觀的意見。

當然,任何兩黨以外的個人,都可以提出超然的評論,但真正客觀而深入的意見,則要靠對有關問題素有研究的人士來共同討論方易穫得。經由集思廣益的斟酌,才能針對國家大事與社會問題從事最中肯的分析,提出最適當的建議。我們組織澄社的目的,就是要超越傳統知識份子「散兵游勇」的作風,凝聚多人的智慧,統合不同的知識,以發揮集體的力量,共同為促進與實現自由、公平、民主、多元及均富的現代社會而努力。

澄社的基本取向

  在性質上,澄社是一個知識份子論政的團體,籌組這樣一個社團的意念,至少持續存在了五年以上。自開始到成立,先後參加討論的朋友,都是被輿論界稱為「自由派教授」的學者,他們皆有長期獨立論政的歷史。澄社的成立,就是以這些立場超然的「自由派學者」為主幹,自由主義乃成為這個社團的基本取向。 在這樣的取向下,澄社社員特別重視人的價值、個性及自由,主張在「把人當人」的原則下,使人從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及宗教的不合理威權與壓抑之下解脫出來。我們認為,各種基本的人權與自由,是人類追求幸福的基本條件。只有在這些條件下,人們才能在自由抉擇的環境中發展自己的個性,實現自己的潛能,好好把自己活了出來。當然,我們也深知自由主義在經濟層面所可能遭遇的困難。為了防止經濟的壟斷與特權,確保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有些溫和而有效的社會措施,必須認真加以採行。作為自由主義者,澄社社員大都是進步主義者,也是改革主義者。我們認為只有經由不斷的改革,才能締造繼續進步的績效。但改革的手段必須合理,且應合乎人道的原則。激進的破壞與暴力的做法,常難導致進步的成果,反會造成悲慘痛苦的結局。 澄社在宗旨中所揭櫫的自由、公平、民主、多元及均富的現代社會,實在就是一種自由主義的社會。我們今後努力的目標,就是要在臺灣促進與實現這樣一種社會。但是,我們不是心胸狹窄的地域主義者。我們不僅要「獨善其身」,也想「兼善天下」。也就是說,我們不僅希望在台灣建立自由主因的社會,也希望在中國大陸及其他地區建立自由主義的社會。

澄社命名的意義

  我們以「澄社」為名,有其特殊意義。最早原想以「誠社」命名,取其「不誠無物」之旨。但有的發起人覺的這樣太不謙虛,道德意味也太重,不如用個諧字代替「誠」字。最後選擇了「澄」字,一方面以音代「誠」,另方面又有其他三層意思。「澄」字的第一層意思是澄清(動詞),表示澄社的主要功能是以言論為社會澄清觀念與問題。「澄」字第二層意思是澄清(形容詞),表示澄社是透明的,無不可告人之事,無不可語人之謀。其實,透明的意思也具有誠實、誠懇及誠信的涵義。「澄」字第三層意思是純淨(形容詞),表示澄社的動機與行動是單純的,絕無自私自利的意圖,或骯髒齷齪的做法。澄社今後的作風,就是要以純淨的動機、用透明的方式來論政與論事,以達到澄清觀念與問題的目的。我相信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因為澄社社員具有幾項與此相關的有利特點:
  1. 學有專長,有厚實的知識基礎﹔
  2. 論事理性,有良好分析能力﹔
  3. 關懷社會,有純正的動機目的﹔
  4. 超然獨立,有足夠的抗壓彈性﹔
  5. 有所不為,有高度的反省意願﹔
  6. 胸襟開敞,有豁達的處事態度。
事實上,在徵求每位社員的時候,我們就同時考慮到這 些標準。與費邊社的不同澄社不是「台灣費邊社」,也不是「中國的費邊社」。一百年成立於英國的費邊社,是人類歷史中影響最大的知識份子社團,在最近一個世紀中,對其他國家的知識份子啟發甚大。身為知識份子,我們對費邊社的歷史盛事,多年來一直心嚮往之。澄社的成立,未嘗不是見賢思齊的結果。但澄社的意識型態與組織運作,卻截然不同於費邊社。在意識型態方面,費邊社所倡導的是一種溫和的社會主義,他們意圖以漸進的方式在英國建立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澄社所提倡的則是一種現代的自由主義,與費邊社的宗旨頗不相同,自不宜以費邊社在英國的功過,轉而期待於澄社。不過澄社與費邊社倒是有一共同的最終目標,那究是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ヾぇ   在組織運作方面,費邊社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治團體,鼓勵成員積極參政或競選公職,以達到逐漸化英國政治與社會的目的。該社不但協助成立了工黨,而且後來隸屬於工黨,有不少社員擔任工黨的議員。其社員最多之時,高達八千多人,擁有幾十個地方分會。與此不同,澄社主要是一個知識份子論政的團體,採取的是論政而不參政原則,試圖以獨立而客觀的立場批評時政,並針對社會上不公、不平、不義之事,加以分析與呼籲,進而提出積極的改革意見。為了保持超然的論政立場,澄社的組織章程特別規定:社員出任黨政職務者,即無條件退出本社。澄社既無意爭逐政治權力,也不急於設置地方分社,而且更不會大量吸收會員。能超然論政而又秉持自由主義原則的知識份子原非眾多,在可預見的未來,澄社社員人數的成長自然不會太快。

結 語

  澄社不只是一個「坐而言」的團體,而且是一個「起而行」的團體。也就是說,我們主要是以言論提出自己的主張,但必要時也會用適當的行動來表達或推廣這些主張。最後應該提醒一句:若想真正認識澄社,還是要看澄社將來的所言所行。


社員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