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論文

空間規劃與兩性教育
報告摘要

 

楊清芬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發展基金會講師

 

一、兩性不平等空間之社會現象

  一般人在思考社會問題時,總單純歸咎於人的因素;空間環境則是全然中立且客觀的,它的問題僅肇因於設計不當。例如,我們或許曾批評學校教育中並未平等對待兩性,但卻未質疑校園環境的規劃是否公平地照顧到兩性的需求。我們覺得在工作時,或在家裡感受到重男輕女的不公平,卻很少進一步探討辦公室或家的空間規劃是否讓男性與女性都感到舒適。同樣的,許多人認為女性沒有空間概念,卻未深究其原因,而僅粗淺歸因於女人天性的缺憾。

  其實社會與空間之關係密不可分,而空間也不是客觀中立的。空間好比語言,是社會的建構。空間的安排與使用,反映且加強了社會中既有的性別、種族、和階級關係之本質。就像語言一樣,空間的使用助長了握有權力的團體對其他人的支配,並強化了人類社會的不平等。就性別而言,現今之社會由於以性別角色作為社會分工的依據,使得空間的使用對於兩性而言並不公平。例如,我們的社會賦予女性「照顧的天職」,使得許多「袋鼠媽媽」常被摒除於許多空間之外。又者,性別的社會建構,使得兩性在空間的經驗上更難以抗衡。女性從小被教導文靜內斂;男性被鼓勵活潑外放。前者留置室內;後者可流連戶外。缺少空間經驗的刺激,使得女性面對戶外空間時顯得不知所措。又如,女性在都市空間裡遭受暴力攻擊時,社會的眼光首先檢視其行為是否踰矩,責備他為什麼不待在室內,而不是探究該如何改善空間環境隱藏的危機。

 

二、空間規劃的性別歧視

  目前的空間規劃在對待兩性上已出現問題。原因之一,是空間之專業長久以來多由男性的角度切入,是為男造的空間,缺少從女性使用者角度思考需求,因而限制了女性在空間上的發展。這並不是規劃者個人的問題,而是社會價值觀的產物。空間規劃上最常出現的迷思包括:

(一)規劃的男性使用面積高於女性:
  設計者認為男性的身軀較大,活動力也高,需要比女性更寬廣的空間,因此針對男性使用者的空間其面積超過女性。或者,傾向於表面的兩性平等,給予二者相等的面積,但卻忽略了真正之平等。以廁所空間的設計為例,過去許多公共空間的男廁面積高於女廁,或二者面積相等,由於女廁便器所需之面積大於男廁,因此女性所能使用的間數往往少於男性。但據研究,由於生理上的差異,女性如廁時間幾乎為男性的二倍,同時次數亦較頻繁,女性其實需要較大的廁所空間。女廁的不足,意味著女性必須有較強的意志來壓抑自己生理的需求,也必須浪費較多的時間在無謂的等待,剝奪了從事其他活動的發展與機會。

(二)以男強女弱的刻板印象分配空間:
  由於男強女弱的刻板印象,以男性在外,女性在內(可被保護)的想像規劃。讓男性的空間較開放;女性空間較「幽靜」,且常處於角落,保護性強,但效果卻不一定可達到。結果反倒使得這些女性經常使用的空間成為安全的死角。

(三)設施規劃太過剛性,未顧及使用者的異質性:
  許多空間講究宏偉氣派,展現其陽剛之氣魄,卻未顧及其背後帶來對於空間使用之不便,例如高層建築物對地面所產生微氣候之影響,又如硬鋪面或崎嶇坎坷的通道對於人行之不便,這些影響對於必須穿著裙裝以及高跟鞋的女性而言更形不便。再以校園中的運動空間為例,運動場之規劃多以大肌肉的鍛鍊優先,小肌肉與優美線條的練習空間卻闕如。學校有跑道、籃球場、排球場,有可以打棒球踢足球打躲避球的大操場;但是羽球場、桌球場、撞球場等空間卻重疊,律動教室更少見。

(四)以男性使用為參考樣本,未考慮女性使用者之需求:
  以住宅之設計為例,以「遠庖廚」的想像將廚房設置於角落,狹小且與其他空間隔絕。對於必須同時照顧其他家務的女性而言極不方便,同時也讓廚房中的女性隔絕於屋內其他活動。再以校園為例,學校上體育課時要求學生換裝,在沒有更衣室的安排下,男學生可以在教室裡換,女學生就得遠至廁所裡就著馬桶換裝。而夏天運動過後全身濕透,男學生可以將上衣脫掉,或以水龍頭沖涼;女學生卻只能不斷拭汗,帶著一身濕黏上完其他課。如此一方面要求女學生必須「矜持」「不外露」,同時卻未提供應有的設施,在此弔詭的情境下,女性並未得到應有的福利並學會容忍與適應不便的環境。

(五)未顧及女性使用者對於安全的考量
  由於設計時未考慮整體之規劃而迸出的畸零地或是人煙罕至的後巷,都易成為危險場所。例如基地中偏僻的死角,對於使用者,特別是女性,憑添心理上的威脅。

 

三、行動策略:

  為了彌補社會建構以及空間規劃對於兩性的不平等,改變女性在社會以及空間使用被編派的「命運」,以下提出一些行動策略,讓這些改變伺機發生。

(一)兩性教育:從幼兒教育開始,就必須打破刻板印象,讓個人的發展有更多可能性與認同對象。

  其實兩性之間的差異比起各性別間的變異小,亦即,兩性的行為或許有某些差異,但其差異中仍有重疊,兩性並不是截然二分的。因此,從小就應該練習由不同的角度觀看這個世界,如此未來才有平等的社會觀,才能造就平等的空間。其最終目的在於滿足各種異質性的需求,讓兩性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力。

兩性教育在學校教育階段中實施的要素如下:

  1. 喚醒師長的自覺,不要複製社會性別不平等角色,積極挑戰樣板及權力:小朋友在學校中受師長的影響最深,而師長也是幫助男女學生全面發展的最佳動力。上行下效。喚醒師長之自覺需時方殷,但為最有效之良藥。

  2. 增加男女學生合作機會:空間的接近不等於親密的社會關係。教室中規定男女學生坐在一起也並不能保證相互之間有正確的認識。男女學生必須從合作經驗上學習相處之道。師長要肯定男女同學間的合作價值,而非競爭對象。讓男女學生在不同的組合與合作經驗中了解彼此。

  3. 增加男女學生了解自我與異性(生理心理)的機會:因為對自己陌生,才會以他人意見為依歸。要不斷對身心的探索與反省,了解自己的變化與可能性。了解與尊重異性的變化。鼓勵學生往自己不熟悉的能力探索與練習。

  4. 打破職業之性別分野:學習過程往往因對未來的期待而決定了學習方向。對於職業特性的了解有助於選擇未來發展方向。但目前有些職業是性別區隔的,因此需要特別需要介紹打破性別區隔的案例,如女總統、女建築師、女黑手、男護士、男保姆、男縫紉師等。

  5. 增加男女學生對環境掌握能力:經由運動與空間冒險的經驗,爭取個體,尤其是女性身體之自主權。鼓勵女性多到室外活動,男性多參加室內活動。運動的能力不只是大肌肉的鍛鍊,同時也包括小肌肉優美線條的練習。在空間體驗方面,培養學生冒險的精神與能力,了解周遭環境的配置與使用方式。與環境有良好互動才能掌控空間,掌控空間提高行動力與生活靈敏度。

  6. 提高危機意識,提高防暴能力:女生不是永遠被保護,男生也不是萬能的戰士,大家都會遇到危險,感到害怕。因此,平時必須告訴學生可能發生的危險與結果,與他一起思考怎麼解救自己。

  7. 提昇兒童思辨的能力:不要忽略學童本身思辨的能力。這有助於未來挑戰社會既定的角色與肯定自我。

  那麼,兩性教育在目前的成人社會裡如何實踐?由於目前女性仍處於社會權力的邊陲,即使社會上一向強調「兩性平等」的口號,但仍以男性之思考模式為主流;而女性議題直至近十年來經由不斷的努力才開始受到正視。可是畢竟了解其意含者仍占少數,對於一向握有權力,處於支配者角色的男性而言,鮮少。因此,目前社會之兩性教育仍應凸顯女性議題,才能喚起更多人士的自覺。其行動方案建議如下:

  • 集合力量,反映不平等:例如1994年聯合各校女學生、暨婦運團體、以及學界之「女人連線,反性騷擾大遊行」。1996年之女廁運動,爭取女性使用公廁之方便權。

  • 逾越性別符號的可能:經由扮裝顛覆現存之性別空間,反抗社會上物化女性的行為。爭取女人的身體自主權。鼓勵女性學習使用(歸類於男性領域)電腦,掌握時代最新資訊。

  • 練習以女性角度觀看世界:肯定女性自身之經驗,如藉由社區網絡交換共同經驗。從女性的角度撰寫歷史,並且生產沒有性別歧視的書籍與研究。另如,純女性聚會、其他女性成長團體的幫助。

  • 改變女人的家務角色與空間:例如將家務轉變為社區之共同負擔。將女人的時間與能力從家務勞動中釋放出。
  • (二)建立兩性平等之空間規劃準則 為達致空間環境符合兩性平等的要求,現階段必先改善各空間對女性的威脅與不平等,甚至,在策略上藉由大幅度提高女性使用空間強度,以凸顯問題。另一方面則經由空間的體驗中實踐兩性平等。其規劃設計準則包括:

    1. 將女性議題納入都市土地利用之規劃中:在規劃上為達致兩性平等之使用空間,一者可從空間之安排改善其方便性;一者可策略性的凸顯不平等,並藉以改善。無論採取何種方案,女性議題都需納入都市規劃中,例如,都市空間的安全性、公共運輸政策的便利性等。

    2. 空間之規劃必須多元化,能讓不同族群同時使用:一般來說,男性使用室外場所的強度高於女生,女性則多室內活動。此處強調的是良好適度的空間設計以提供多元的活動需求,且不因性別分隔使用空間。例如,校園內不僅止於鍛鍊大肌肉的運動場,練習小肌肉的沙坑,還可以有謐靜的休憩場所等;遊樂設施上除了鍛鍊臂肌以及手眼協調的攀爬設施外,其他能提供孩子上下左右內外晃盪等經驗的設施也可加入。教室內除了原有的閱讀聊天外,也可以有運動強度高的空間,如遊戲廣場。如此可讓女生能在下課時找尋到合適的遊戲空間,喜愛戶外遊戲;男生也愛室內遊戲,打破男外女內,男大女小的刻板印象。

    3. 照顧兩性之生理差異:兩性在生理上本來就有差異,空間的安排也要尊重這些差異。例如廁所的空間規劃,並不在於相等的使用總面積,而是相當的使用品質。

    4. 減少環境死角,增加空間中各角落的視覺穿透性與可及性:女性在空間之邊陲地區常感到有可能被攻擊的威脅感。在不會保護自己的情況下,更選擇遠離這樣的空間。改善方式之一是增加該處的警衛性、視覺穿透性、可及性,並提高其使用強度。讓各個小空間形成不同品質、不同趣味的場所,而不是安全強度不同的空間。   這些畸零空間有些是源於設計不當,使得建築物與圍牆間形成死角,有些是建築物面積加大、植栽過密、或圍牆內縮後使得原有空間無法負擔任何活動,而成為死的空間。消極改善方式乃設置警鈴,以便發生危險時能迅速救援;積極方式乃增加此處的視覺穿透性以及活動潛力,例如(a)面向此處的建築物開有後走廊或窗戶。(b)減少低枝密集的植栽方式,改採高枝的植栽,以增加地面活動的可能。(c)厚實高大的圍牆改以鏤空趣味的設計,增加基地內外的視覺穿透與連接性。

    5. 重新定義各個空間:盡量減少大而無當,無法使用的紀念性空間。例如,將街道使用權交回行人手中,女性也可快樂地享受街道。再如,將整個校園都視為男生與女生的遊戲空間。多元豐富的遊戲空間讓兒童樂於接受挑戰。校園規劃之初就必須考慮更多元的遊戲空間,例如樓梯、後走廊、花圃、植栽場、教具堆置場等,在經過整理與加大空間後,都有潛力成為新的遊戲場所。特別是有著自然景觀的空間,更能提供豐富的遊戲內容,增加男生與女生社會互動的機會。

    6. 鼓勵女性參與規劃:強調女性參與規劃的必要。女性可以參與社區幫助社區發展,也可自力營建。唯有藉由這樣的方式,才能尊重女性使用的權力,並從女性使用者的角度規劃。

      在目前的社會裡,要達致兩性平等使用空間的境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單從空間規劃著手或僅止於兩性教育,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必須二者之實踐相互配合,將兩性從刻板印象以及性別分工方式中釋放出,並提供舒適便利之環境,才能讓個體在空間中依自己的能力興趣自由發揮。

    Copyright(C)1997 任何形式的運用,請先徵求作者及主辦單位同意。


    主要參考資料:

    性別與空間研究室(1995,1996,1996)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第一、二、三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畢恆達(1994)台北縣國民中小學校原環境整體規劃設計手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楊清芬(1995)國小男生與女生的校園生活。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Weisman, L. K. (1992). Discrimination by design: A feminist critique of the man-made environment.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