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
一∼二:全民健保下的婦女健康

一個以助產士為主的產科健康模式之探討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教授

鍾聿琳

  助產士在醫院中與醫師聯合執業,在國外實行已久,目前國內少有這樣的服務方式。本人於1986年在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附設醫院嘗試一種助產士與醫師共同管理照顧產婦的方式,一方面於流程上作一變革,即:低危險群產婦可選擇由助產士接生,醫師僅做特殊狀況的處理;同時在硬體設施方面也作配合:即以產婦為中心,從待產、生產及恢復皆於同一房間內LDR (labor delivery recovery)三合一的設計,由同一位助產士護理人員提供照顧。本模式實施近一年後,就此助產士照顧方式與傳統以醫師為主之照顧方式作以下三方面之比較:剖腹產機率、生產過程所花費用及顧客滿意度 。

  參與本研究的八位助產護理人員,均具助產士及護理師雙重資格,並在早期均有極豐富的助產經驗。由於日久疏於練習部份助產士的技能,故在研究執行前先予助產士專業技能的再加強、訓練。另外,LDR 三合一的房間、流程設計凸顯了以家庭為中心、人性化的護理,在這樣的住院環境中,產婦有完整、隱私的空間,家人、先生得以全程參與和陪伴。經過近一年的資料收集,共得傳統組151人、助產士組19人。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產婦均沒有剖腹產,這可能與慎選低危險群的產婦有關,在其他生產結果的指標上發現助產士組比傳統組利用較少的真空吸引器、會陰切開術、止痛及催生的藥物,在新生兒5分鐘內生理評估(Apgar Score)之得分,助產士組也有較高的傾向;但其中僅有利用會陰切開術及使用催生劑二項經統計檢定有明顯差距。造成二組差異的原因可能起源於醫師與助產護理師照顧理念上的不同﹐醫師強調積極處理(active management)如催生、破水、利用機械助產及會陰切開術之執行等;而助產護理師強調讓身體以自然訊號(natural body cues)誘導生產過程的完成 ,在生產過程中強調家屬及助產護理師支持的角色與功能﹐並鼓勵家屬的參與。由於支持的功能及非藥物疼痛的處理﹐如姿勢的改變、呼吸放鬆技巧及穴位指壓等﹐使得產婦有可能減少對疼痛藥物的使用﹐另外鼓勵產婦下床活動及膝胸臥式之使用也可能避免了催生用藥之情形。第二產程中gentle push技巧的利用、有耐心的做會陰按摩、並評估會陰切開術的必要性﹐使助產士組的產婦利用真空吸引器及會陰切開術的比例均較低﹐或許由於樣本人數太少﹐以致部份項目在統計上無法呈現其差異性。

  生產的費用方面,傳統組明顯高於助產士組﹐傳統組用較多的費用在安裝胎兒監視器及每五分鐘測量胎心音、導尿、監測胎心音及給氧、會陰切開及縫合、保護會陰/協助分娩、胎盤娩出/檢查及生產記錄/記帳等小項。助產士組由於鼓勵產婦時常變換姿勢或下床走動,使產婦低血壓與需給氧之情形減少,而且其測量胎心音次數似乎未若傳統組多;也由於產婦下床活動,每1-2小時即可自己如廁排空膀胱,故減少許多導尿的情形;另外,由於產科醫師人事費較助產護理師為高,所以在會陰切開、保護會陰及縫合以及協助胎盤娩出並檢查是否完整方面,傳統組之花費較高。在傳統組,會陰切開術屬於常規手術,無論產婦胎次為何或會陰狀況一律均需執行,由這項的結果也可反應出醫師們對生產的理念-積極的處理(active management)﹐但重要的問題是:這樣的人工介入(artificial invasion)有其必要性嗎?

  滿意度方面,二組均對所獲服務相當滿意,兩組得分沒有統計上之差異,但發現產婦對助產護理師在檢查或處置時所提供的解釋或說明及服務態度的滿意度均明顯高於產科醫師。這可能與在待產時助產士來查看的次數較多,同時對產婦表達出較多關懷有關。

  與助產士相關的研究在國外有許多,大多研究均提到助產士提供人性化之護理,將生產視為正常生理現象,鼓勵產婦生產利用姿勢、按摩、家人參與等來減輕疼痛,導正胎位。他們所提供的全方位照顧,是否可滿足民眾之需求?在其他國家努力減少剖腹產率且鼓勵助產士參與照顧的同時 ,我們是否應再思考:助產士是否可提供我們另一種醫療服務方式?同時對一蹶不振的助產護理教育,我們是否應重新規劃與檢視?


第三屆婦女國是會議

第三屆婦女國是會議


(C)frontier 199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之運用請洽詢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