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論文集
七∼二 婦運與參與式民主

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與婦女運動的關係

唐文慧


摘要:

  處在一九九八年的台灣,婦女運動者面對台灣政治局勢的急遽變化,婦運究竟伴隨著從民主化的過程與腳步成長,還是被廣泛的政治議題淹沒 ,阻礙了婦運開展的速度?婦運者處在目前的政黨與政治局面,應該積極介入政治、利用政治﹐還是應該避免運動力量被政黨吸納﹐或被政治所利用?台北市與高雄市婦女權益促進會的運作經驗,或許可以當作我們思考的例子,尋求當前婦運與主流政治關係定位問題的解答。

  高雄市婦女權益促進會的成立與運作,就參與的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長所述,是完全的被官方所癱瘓,出身於婦運的委員代表性不足,反而是傳統國民黨婦聯會、婦工會、婦女會系統,與政府部門首長所主導,在婦運者無法使力的狀況下,該委員會徒具形式,淪為北、高政府政治競爭的裝飾門面之工具。然而,就北市的婦權會運作經驗來看,事情似乎沒有那麼的悲觀,雖然公娼事件似乎也透露了婦運者與官方的不快,然而,傳統男性主導的"父權政府"與婦女運動者的社會運動形式,似乎在台北市開始有了對話的空間與納入正式政治結構,與國家部門的討論機會,女性的運動者開始與男性政府官僚有"平起平坐",把把婦女議題當作國家大事 ,共同討論的機會。婦運者開始享有非傳統選舉,或進入政府部門工作的"參政"機會。

  而這群人多數是婦女運動者、學者與社會工作者。在台北的經驗,有人樂觀的認為,這是北歐斯堪地那維亞模式在台灣的再現,是婦運成功獲得資源與進入社會主流的契機。但是,反觀高雄經驗,可能有人悲嘆,婦女的政治運作能力與政治參與度還不夠時,被官方收編導致運動無力的後果,是非常傷害婦運前景的。究竟,我們該如何在這兩地不同的經驗中學到教訓,我們又該如何介入(或不介入)政治,運用(或杯葛)政黨政治 ,來達到婦運的目標。我想路線與策略的選擇,是目前婦運內部衝突與議題糾葛的主要問題所在。

  就我個人的思考,婦女運動植根於台灣整個政治民主化與政黨政治的蓬勃發展之下,無法自外於整個政治發展的脈動。婦運者接下來的一步,是嚴肅認知的面對與討論婦運未來議題、策略與如何爭取資源的時候了。尤其面對政黨與各方政治勢力對婦女議題操弄的意識與能力逐漸增強之時 ,婦運者與政黨與政治該維持如何關係,不但應有理論的探討,策略的擬定,更要有運動的方向。過去,這樣的議題,似乎是婦運者所未曾直接面對與深思的問題。然而,我們也發現,再不去討論婦運資源的來源,議題的策略,與婦運與婦女參政的互動關係與利弊得失之時,恐怕會自限了婦運開展的腳步,與爭取婦女權益的契機。

第三屆婦女國是會議

第三屆婦女國是會議


(C)frontier 199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之運用請洽詢 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