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婦女國是會議論文集 
古秋妹:從事藝文工作的心路歷程-舞,靈亦舞


從事藝文工作的心路歷程-舞,靈亦舞


古秋妹

原住民舞蹈家


前言

  二十世紀現代舞的開創者與見證者─瑪莎•葛蘭姆,享年九十六歲,留下179齣舞作,直到她告別人世臨終的一年,完成了『楓葉之』的編舞。葛蘭姆的一生對舞蹈藝術的奉獻,不但影響了廿年代至今世界現代舞的發展,更以身為典範,示現七十六歲高齡,仍然在舞台上呈現人類性靈的昇華。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卅年舞蹈工作生涯,從芭蕾舞啟蒙,土風舞、民族舞、古典舞的學習,再轉型進入迪斯可、有氧舞蹈,隨著社會的脫序,踏入社交舞。紅塵滾滾,最後終於找到了─找到真正想要的,創編經典佛舞。梵文亦舞系列─靈性之美和心靈饗宴。

  以個人的體驗,將舞蹈和參與著合併,歸納為三大類: 第一類、觀賞型:如芭蕾舞、民族舞蹈、土風舞、古典舞,舞者做動作技巧演出,提供觀賞,參與者分享舞者之肢體意境之表達,進而散發觀眾內心之感受。

  第二類、動感型:如迪斯可、韻律舞、有氧舞蹈等運動型態的舞蹈,舞者之演出不限於表演,更帶動參與者,共同模仿動作,以期滿足精神與肢體之刺激與發洩,適當的調劑對身心都有助益,過之,則將造成身心之傷害。

  第三類、交際型:如時下流行之社交舞。隨社會型態之演變,人們的日常生活也隨著大環境而有所改變。物質生活的極度追求,造成精神生活的脫序現象。社交舞原是交際聯誼,增進人際關係之舞蹈,反而因舞者之心理補償作用和精神發洩之行為,而產生另類之發展型態,其終結,仍是空虛。

安定、清淨人心之創作舞蹈

  1988年海峽兩岸開放文化交流,本土舞蹈文化首先受到衝擊,因為台灣除了原住民傳統文化外,所謂本土民族傳統文化,均來自大陸。舞蹈亦不例外,尤其民族舞蹈一項,相較之下,見拙。當時台灣舞蹈社爭相邀請大陸舞蹈家來台指導,確實帶給本土文化不少的內涵。

  隨著社會的轉型與發展,改變了傳統舞蹈教育觀念,以往的「火山孝子」不登大雅貨腰之舞,竟成為公開指導和學習時尚的舞蹈。經濟景氣低迷,許多傳統舞蹈社關閉,轉型教授社交舞。我的傳統舞蹈教室,也教習了三年之久的社交舞。其間,讓我體驗到人生、人性、慾望和迷惘,更讓我感受到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991年在一個偶然的因緣下,一位出家師父問我:為何不跳佛舞?不教佛舞?當下即是,結下不解之緣。從這位恩師的手中接下幾本經書和錄音帶,並接受五個手印,如是,毅然的投入鑽研經典,創作佛舞及佛曲,邁入一個嶄新、光明、溫馨、充滿生機的領域。

  處女作二支舞碼─「手印舞」和「佛緣」,三個月內,我把它當成早晚的功課去跳它,令人意想不到的感覺是,發現自己改變了。不再茫然、迷失,內心充滿了希望、安祥與恬靜。放下一切,背著相機,帶著筆記本,四處參訪道場,廣結善緣,親近善知識,捕捉莊嚴法相。三年的歲月,收穫許多寶貴的經驗與開示,不但編創了更多的佛舞,更懂得如何去生活,如何從愛自己再延伸到去愛別人。從體諒別人到包容,散發愛心、關心別人。從逆境中磨練自己,學習成長。

  1992年至1994年承台南市政府推薦僑委會派外文化教師舞蹈教學,也將佛舞於教學成果展時表演,深獲歡迎與熱烈迴響,結下不少善緣。1995年蒙一位出家師父認同與鼓勵,開始將佛舞簡化推廣,成效斐然,頗為殊勝,不分年齡、性別、階級、宗教,深受廣大群眾之喜愛與肯定,最明顯的是佛舞可以給人安定感,給人寧靜、信心、希望、滿足和踏實。在目前功利主義瀰漫的社會風氣下,佛舞確實是一個值得學習及推廣的舞蹈。

  經典佛舞推廣迄今已逾四個年頭,由台南、澎湖、台北到目前之台中、高雄,乃至國外之應邀演出及教學。所到之處無不造成震撼及轟動。曾經三家電視台邀約,因顧及目前師資培訓不易,且師資之養成教育非一觸即成,均以婉謝來杜絕台灣抄襲仿冒之弊病。因為經典佛舞是心靈之鑰,它是開啟人性之美的藝術,是需要蘊育,是需要大家珍惜和重視的舞蹈。正因為如是因,它帶給人們的影響是深遠而永恆的!

  編創經典佛舞最讓我頭疼的是財務的考驗,因為在鑽研經典佛舞和教學佛舞之後,幾乎放棄所有賺錢的機會:例如指導舞蹈比賽、演出和演講等。更令人遺憾的是相關單位居然將經典佛舞視為宗教活動而不受理補助經費。從事文化藝術工作的艱辛與耐力,非同道者是難以體會的啊!

  身為一個藝文工作者,天賦的使命感,為了服務人群,提昇人的品質,追求人性的真、善、美,讓我們一起攜手合作努力克服萬難,化阻力為助力,共同創造一個有愛、有活力、有朝氣的明天。

回到頁首

 

第四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

(C)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之運用請洽詢主辦單位
本網站由開拓文教基金會 蕃薯藤 規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