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蕃薯藤網路調查網 | 台灣婦女資訊網 | 蕃薯藤台灣網路資源索引 | 回到蕃薯藤 |

兒童津貼釋疑

 

陳菊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長


  兒童津貼政策一經發表,引發社會大眾的討論,對於其中一些疑問,想藉貴報之一隅回答,盼能藉此建立共識。

  首先有質疑,為何不是只限中低收入戶?就這點來說,台北市政府針對中低收入戶及其他弱勢團體有一套福利措施。由於措施有很多,在此就無法一一說明。

  其次有云:為何沒有排富條款?從實質面看,富有的人有多少?一個社會很有錢的人畢竟是少數,排除他們所多出來的金額並不多,從社會福利的理念來看,普及式的發放代表的是福利國家中福利是人民所共享的,並不是只限於救濟。福利對象刻意排除某些人只會造成這些人反對社會福利、反對這個社會所建構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幼兒津貼是兒童本身受教養權的提昇,這樣教養權的內涵應該被提昇到與小學義務教育的地位相當,它不僅不排富,而且是每一個人都享有的權利。

  三、為何不是以普設公立托兒所的方式為之?基本上普設公立托兒所是一個必須努力的目標,但是每一間托兒所的設立成本非常的大,如果我們無法一時之間在量上就全部成立,那麼對於其他為受公立托兒所服務的幼兒就不公平。社會福利服務的理想境界是以直接服務為之,但在現實上,如果量不足,卻又避諱以金錢來補助,那麼恐怕受到照顧的是少數人。舉個例來說,究竟我們是以蓋少數的國宅或是提供所有無殼蝸牛優惠貸款(補貼利息),這兩種方式到底哪個公平呢?我想不言而喻的是後者。

  我相信,提高公立托兒所收托人數及增進托育品質,這樣的可能,只有在我們把他真正的提昇到與小學、中學、甚至是大學同等的重要時才能獲得真正的解決。我們把許多資源投入大學教育,卻忽略了六歲以前的小孩,在政府規劃的教育概念裡,零到六歲是一個空白,是一個不需要放入所謂提昇教育品質、增進國家競爭力的考量中。這是徹底的落伍!簡單的說,我們仍停留在「養」而長期忽略了提昇到「教」的思考!   教育學家及心理學家都在探究學童的學習潛能究竟有多少,有人說,錯過了三歲就錯過了一生,多數的人對這樣的話語感想又是什麼呢?恐怕是因力有未逮而不想多想吧!

  我們不妨想想,當許多人念了多年的外語後,仍感生疏之時,而一個一、二歲的幼兒居然對那一套龐大的語言系統逐漸的駕輕就熟,難道我們要一再的輕忽幼兒成長品質嗎?

  這次的幼兒津貼爭議,我希望能夠把討論的焦點往上提昇,這不是只是幫小孩子多買一點玩具的補貼而已,它具有深重的意義。這是市政府跨出的一小步,但希望成為我們觀念改變的一大步!

  四、兒童津貼政策有急轉彎?有急就章嗎?沒有,兒童津貼的政策是陳水扁市長一貫的政策,也研議多時,它更是民主進步黨長久以來的政策共識。這次市府的公佈是希望透過公眾的討論來吸納各方的意見。

  五、 社會福利會拖垮財政?這是一個長久以來的爭議,這並不是一個想當然爾的問題,有人說,「後段國」的形成使國家付出的代價更大,這個是基於甚麼樣的命題下來考量?對人的放棄象徵對社會本身更大的傷害。社會福利並不是聊備一格的救濟,相反的,它代表的往往是更積極的意義。如果我們有更積極的就業服務,就可以免掉龐大的失業救濟,同理,如果我們注重教育的品質,就可以增加國家的經濟力。如果政府重視幼兒托育品質,那麼,就有更多的年輕父母可以全心全力的投入就業市場,而這些小孩二十年後的人的品質,將證明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是一個一本萬利的投資。台灣的社會福利才剛起步,這些東扣西扣的社福支出離所謂的拖垮財政還很遠很遠,相反的,我們應當想想當許社會福利健全的歐洲國家,他們的社會減少了多少的社會問題。

  六、 幾千元對許多人只夠買奶粉,對有錢人只夠買玩具?事實上,根據調查,近百分之六十的年輕父母對現有托兒所收費感到負擔沈重,許多年輕人更是對是否要生小孩、要生幾個小孩都猶豫不決,最主要的因素都來自於經濟問題,這些人絕對不是您我想像的中低收入戶。這些現象說明了幼兒津貼的確是把錢花在刀口上。

  人類的進步是為了讓人們過更好的生活,從前至今,許多更好的制度都會被誤解為讓某些人不勞而獲(如勞工多休一些假、勞工健康保險等),但是部份人得利往往也一樣會回饋到全體的社會,不管它是以間接或是直接的方式。對兒童津貼,我們期盼以更宏觀更長遠的角度視之。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uthor 任何形式的運用請徵求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