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方說法:

   家庭暴力防治法於民國八十七年五月立法三讀通過,經總統公佈八十七年六月二十四日正式實施,內政部家庭暴力防治委員會於八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成立,全面展開推動家庭暴力防治工作。

 家庭暴力防治法的通過將我國維護人權的努力向前推進一大步,也象徵我國對婦女權益維護的決心,家庭暴力防治法破除以往「法不入家門」「家庭暴力是家務事」的傳統迷思,將家務事的暴力行為重新定義為犯罪行為。   
ぽぽ 依據推動本法之學者專家、現代婦女基金會及內政部將家庭暴力防治法歸有十大特色:

  1. 定義「家庭暴力罪」,只要家庭成員間施予身體或精神上侵害之行為都構成所謂「家庭暴力罪」。
  2. 引進保護令制度-保護令就是家族暴力事件的護身符,受到暴力的人都可以申請,打人的人必須離開家門,並且不能帶走小孩。
  3. 擴大家庭成員的定義,讓婚姻關係、家庭關係、同居關係中受到家庭暴力的人,都可以受到保護令的保障。
  4. 警察是家庭守護神,一旦發生家庭暴力警察就會處理,家庭暴力不是家務事,而是大家的事。
  5. 犯「家庭暴力罪」或「違反保護令罪」的人,假釋期間要接受保護管束,以免打人的人回來報復。
  6. 如果打人的人要看孩子,必須在規定的安全地方進行,以避免因探視而衍生事端。
  7. 家庭暴力事件中,打人的人要接受輔導及治療,讓專業上人士幫助他(她)去除暴力行為。
  8. 國中、國小全面實施家庭暴力防治教育,從小教導對家人不可以使用暴力的觀念。
  9. 中央要成立「家庭暴力防治委員會」,以統一規劃全國家庭暴力防治工作。
  10. 各縣、市都要成立「家庭暴力防治中心」,二十四小時保護家庭暴力受害者。

(本文轉載自內政部家庭暴力防治委員會「家庭暴力防治法簡要說明」摺頁)


二、實體世界觀察 :

  劉朝坤涉嫌虐待、毆打同居人駱明慧之子致死,這件悲劇最近成為家喻戶曉的話題。輿論的焦點落在揣測駱明慧到底怎樣的女人任由劉虐待、手刃兩名親生兒子,卻又跟著他逃亡、為他說謊?多數人知道這是一個兒童虐待案件;然而,具專業且有經驗的家庭暴力防治人員,卻很自然的懷疑這是一個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件︰除了二個孩子外,駱明慧也極可能是暴力的受害者。

  鄧如雯案發生後,掀起社會對家庭暴力的廣泛關注,也讓家庭暴力防治法(以下簡稱家暴法)於去年5月在立院三讀通過。但通過的法案附則中聲明多數重要保護措施都有一年的緩衝期,因此,真正的保護救援機制,將於今年6月24日起跑。駱明慧案正提醒我們檢視一下「有了法的後盾,是否就能為家暴受害者帶來保障呢?」   多位站在第一線的防治人員憂心的認為,人力不足、專業品質缺乏及相關配套措施付之闕如,都是防治工作的最大漏洞:

  • 現任高雄市婦女保護聯合會報主任委員、也是家庭醫師黃志中,長期累積了第一線協助家庭暴力受害者診療復健的經驗,「整個防治體系建構拖拖拉拉」黃志中十分不滿的說:「勞工、宗教系統都沒有被拉進來,如何談預防的策略?」
  • 現代婦女基金會輔導組長林美薰也說,家暴法明文規定了戶政、衛生及教育單位必須擔負預防宣導的工作,例如戶政事務所在接受新生兒登記戶籍時,戶籍人員必須主動提供有關防治家庭暴力的資訊;教育部也需在校園展開宣導計畫;衛生署要制定公共衛生計畫...據林美薰的了解,內政部研擬的家暴法施行細則可望於近日宣布,但相關單位動作仍是牛步化,引進國外模式的保護令,也未曾實際操作,她認為,推動家庭暴力防治工作,國內還有一場硬戰要打呢!
  • 台南神學院宗教社會工作學系講師張盟宜則指出:在兒童保護、少年保護、老人保護、性侵害、乃至近期的家庭暴力防治工作陸續展開,可是,基層社工人力不增反減,許多社工員均是一兼數職,接個案外,辦行政又辦活動,令人對個案服務的專業品質感到憂心。
  • 婦女救援基金會社工督導丁雁琪說,資源未能社區化,迫使受害者必須親至機構會談,如果工作人員的態度不好或專業度不足、工作負荷太多,常常令求助者打退堂鼓,將他們推向無助的深淵。他們莫不期盼中央與地方政府能再加把勁!

  家暴法的落實,成立各地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是關鍵性的一步,因此,五月中旬,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展開查詢全省各縣市政府成立家庭暴力防治中心的進度,卻發現各縣市政府仍在望穿秋水、等待中央的補助款方才掛牌運作,針對防治中心何時成立?專線的號碼?有多少人力?多數縣市的承辦員幾乎都無法明確回答,只是說:「一定會在6月24日之前成立,專線初期會和全國性侵害防治中心那支080-000-600合併」、「聽說內政部補助性侵害防治工作的二名社工員,今年度仍然繼續,家庭暴力則補助一名人力而已」

家庭暴力從個人的家務事,成為公部門應積極介入的保護工作,其中有無數人的血淚和奔走。而法的精神與規範,也以落實對受暴者的保護為依歸。但徒法不足以自行,檢視目前各行政、司法、警政、社工、醫療等相關救援保護輔導系統的準備狀況,我們發現,他們或許有要應戰的壓力,卻沒有打仗的準備,我們不禁憂心所要面對的將會是一場彈藥後援嚴重不足的硬戰」。6月24日不會是一個魔術數字,我們不得不沈重地說:「要使隱藏在家庭中的暗夜哭聲成為絕響,大家都得再加油!」



...........................................................................................................................................

台灣婦女資訊網暴力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