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鄉-書評 劉惠琴 《東吳心理系副教授》
男人們帶著理所當然的優勢感進入女人國,卻經歷了奇特的囚禁。他們以為會有懲罰,但他們得到的卻是被教育,學會她們的語言,認識她們的生活,學習不破壞她們。他們經歷另一種世界,這裡的每一個家庭,都從一個母親而來。
母親活到一百歲,活著看見一百二十五個曾孫女出生,活著成為所有人的母親,死時懷著更豐滿的喜悅。這裡沒有戰爭,沒有國王,沒有貴族。她們都是姊妹,成長時都一起成長--不是透過競爭,而是藉由團結合作。在這裡,沒有工作與家庭的區隔,孩子出生在一個全是教育但卻不必上學的自然環境,他們有許多的母親與許多的教師。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名字,但卻不必有姓。這裡沒有「男性特質」與「女性特質」,只有人的自然。
作者夏綠蒂生於一八六○年的美國,少女時代曾立志不婚,但二十四歲時卻嫁給一位醫生,生下女兒後,經歷了強烈的產後憂鬱,生活形同監禁。本書中的另篇小品<黃色壁紙>即詳細描繪了當時中產女性的婚姻生活處境,與<她鄉>的寓言世界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理想與實際之美,竟如天地之別,夏綠蒂毅然地結束了為時四年的婚姻,撐著病體,靠寫作與演講,從事社會改革運動,隻身扶養女兒。四十歲時再婚,直至七十五歲時,罹患末期乳癌,決定服毒自殺,聲明個人應有選擇死亡之基本權利。
看完夏綠蒂的《她鄉》,想到居禮夫人、愛因斯坦的太太,及人類學家馬格麗特.米德。她們幾乎是同時代的女性,也都為她們身為女人的處境,做了不同的抉擇,走出不同的生命。無論是選擇婚姻,還是選擇事業,傳統性別體制的謊言,在她們的身上一一被揭穿。這是個理所當然卻不自然的社會。
夏綠蒂的《她鄉》,於一九三五年出版,事隔六十年後的今天再讀,除了寓言故事的諷刺趣味外,也看到了預言實現的社會突變軌跡,尤其是當男人遇見女人時所發生的衝擊,歷歷在目地呈現在九十年代的今天。從「理所當然」,到「非不自然」,到「自然」,這本書提供了許多改變的空間。
《本文轉載自八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中國時報開卷版》
|
Yam Women Web since 1998.08.01
|
意見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