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讀
參與團體

大事記

關於會員
新會員登記

本月熱門話題
主題書

作者介紹

導讀

延伸閱讀

討論區

未來話題
往事回首
慢話漫畫
關於讀書會
街坊鄰居
我的姊妹
感  謝
留言版
1998年11月 【話題書】 所羅門王的指環
KING SOLOMON'S RING

與蟲魚鳥獸的親密對話
Er redete mit dem Vieh,
den Vogeln und den Fischen

作  者:康拉德.勞倫茲(Konrad Lorenz)
譯  者:游復熙 季光容
出 版社: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
劃撥帳號:13267036
電  話:02-2506-4618
定  價:200 元




【作者介紹】



  勞倫茲博士於1903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他的父親是一位醫生,雖然受到父親的期望影響,勞倫茲博士於1928年獲致醫學學位,但是他並不以醫生為職,自小對於自然觀察的熱忱促使他進入動物學研究領域,於1933年修得博士學位。

  1937年,勞倫茲博士受聘進入維也納大學教授比較生理學與動物心理學。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研究工作被迫中斷,勞倫茲進入德國軍隊中擔任軍醫,隨部隊移防至蘇聯,戰敗也隨同被俘。1948年被釋放回到德國,隨後擔任艾頓堡比較行為研究院院長,1950年創立馬克斯.普郎克行為研究所,任職所長,至1973 年卸任。

  1973年,勞倫茲博士與其他兩位動物行為學者同獲頒諾貝爾醫學獎,以褒揚他們在動物行為學上的奠基成就。勞倫茲得獎的因素,在於其嚴謹的觀察與實驗設計,將大家難以定義的「動物行為」,詳細研究並得到許多突破性的理論,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銘印」(imprinting)效應。銘印是一種特殊的學習行為,對於特定刺激訊息的學習過程發生的次數很少,甚至僅需要發生一次,就會對動物個體產生終生的行為影響,而且銘印通常有階段性的因素,也就是說,僅在某一特定發育時期能夠接受這種刺激訊號並產生記憶,超過這個時期,動物即使重複地接受到這類訊息,也不會產生與銘印同樣的記憶效果。例如母親之於子女,銘印使得幼小動物對於母親產生記憶,追隨並摩倣母親的行為:勞倫茲博士成功地使一群孵化的雁鵝把他當作是母親,這些獨特的研究經驗,在他的另一本著作「雁鵝與勞倫茲」(天下文化,社會與人文系列,ISBN 9576212219)中有非常詳盡的敘述。

  當然,科學研究的精神,就在於「可推翻前人的錯誤結論」,勞倫茲博士的研究方法受到後繼的一些動物行為研究者的質疑,他們認為勞倫茲博士以「豢養」的方式收集行為資料是一種對動物嚴重的干擾,這些觀察有可能因為動物與博士之間產生互動,而有過度「擬人化」的現象。然而,即使是有瑕疵,沒有他與動物間的密切交往與細密觀察,我們對於動物的「言行」根本無從起步。勞倫茲也將觸角延伸至人類的行為,特別是鬥性(aggression),由於題材本身的敏感性高,這些理論也引發了許多論戰。

  除了是一位成功的行為科學家,他也致力於科普文學的寫作,將個人的研究體驗分享大眾,作品包括「所羅門王的指環」(King Solomen's Ring)、「當狗遇見人」(Man Meets Dog)、「Behind The Mirror : A Search For A Natural History Of Human Knowledge」、「Evolu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Behavior」以及最後的著作「雁鵝與勞倫茲」(Hier Bin Ich-Wo Bist Du?)這些寫作工作引導大眾了解動物行為,並啟發對人類行為研究的途徑。

  1989年春天,勞倫茲在艾頓堡逝世,享年八十六歲,這位行為科學的開山祖師雖然已經不再與世人分享他的心得,但是他的精神,已經融入行為學領域的許多層面中。

  1973 年諾貝爾醫學獎,受獎人資料與評選委員會的文告 http://www.nobel.se/laureates/medicine-1973.html


《此圖為本書之插圖,由作者勞倫茲及Annie Eisenmanger 所繪》




 

Yam Women Web since 1998.08.01
All Rights Reserved by 開拓 女性與社區工作小組
意見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