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楊索
• 出版:聯合文學
• 電話:02-2766-6759
• 定價:230元
台北這個看似黃金遍地的大都會,在台灣戰後十年,吸引了無數縱貫線上的出外人。身無分文,又無一技之長,有的只是一股「憨膽」(台語)的父親,就是這個遷徙潮的先鋒部隊一員。青春夢才剛啟幕不久,在接二連三來報到的兒女群和後來北上依親的祖父母、堂叔們共同生活的結果,食指浩繁,不勝負荷之下,阿爸開始沉淪於賭博和不斷的轉業之間,終致迷失了自己,成為社會的邊緣人,也賠上了一家人的命運。
生性傳統的母親也在連年懷孕生產之際,嫁雞隨雞的扛起家計的重擔。眾多的子女,因此在無知也無力教養下,乏人照顧,受盡左鄰右舍的排斥歧視;在愚昧的心靈深處竟也嫌憎起母親。母親蒼桑的生命,是無人可訴的深沉寂寞,總落得自體的反覆翻騰。
始終耿耿於懷的就是祖父。他總以夢魘的形式出現,往往會以汗潺潺的驚醒結束收場。就是他,帶領作者去逼視傷口痛處的人。但也就是他,讓為人孫女的有機會窺視一個被家鄉連根拔起的庄腳人,像浮萍般漂泊在異鄉,有苦說不出之餘,竟以失智流浪街頭的影像烙印在作者的青春歲月裡。
在作者的家庭相簿裡,她最思慕的是祖母,那是唯一讓她有溫暖感受的人。要不是因為曾和祖母共同走過人生的早期那段歲月,恐怕她的性格將會十分晦暗,對未來也勢必早就絕望了。童年的世界雖然是非常的寬廣,小鎮也有走不完的大街小巷,卻慨嘆早逝的祖母未能等待她長大成人,一起走出小鎮,可以攜手去讚歎這個世界。
貧窮與困頓所帶來的傷痕,無形中造成對父母的敵視,而如何才能和解?則是作者這一輩子的家庭作業。如今年歲漸長,可以體會父母在長年築起的高牆間尋找縫隙,為的只是表達做為父母的心意。
身為庄腳人第二代,訴說一個失根離鄉的的困頓家庭,與一對卑微夫妻如何盡最大力氣營生,生養一大家子的兒女;說一個台北近郊市鎮共同相似的家族圖像。作者透過書寫,找到了一種自我療傷的方法,重新審視舊往,對自己的原生家庭、成長歷程所形塑的性格去細探和理解;這是一本我手寫我心的忠實紀錄。(台北市故事協會陳碧玲)
還有精彩書摘──後記,繼續看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