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家同
• 出版:聯經出版社
• 電話:02-2362-0308
• 定價:170元
傳統的教育告訴我們要稟持著「世界大同、天下為公」的精神。強調的是高高在上的「人類世界」,而非指「天人合一」的與萬物共存。放眼宇宙,人類這種生物,是多麼的孤獨地存在著,畢竟多數人是不懂得如何與大自然共處的。在這個天地裡我們屬於異類,又是多麼「陌生」地獨立於這個世界之外。
與書名「陌生人」同名的一篇文章中,敘述一位患有老人失智的老母親,向來都認為自己一直是被一位「陌生人」所奉養。此刻心中的感受悲喜參半,一方面可喜的是,失憶的老母對這位”陌生女子”的善待,不是惡言相向的,而是無時無刻地感恩在心。另一方面可悲的是身為女兒的她每天只能以「陌生人」的心情、身份去親近、照顧老母。事實上,她有滿腔的孺慕之情,卻無處傾訴也無法表達,情何以堪!
全世界有十三億人口是生活在每天只有美金一元可以支配的陰影下,困窘地延續著生命。反觀印度這個國家,人民的生活尚待極力地改善之際,竟然擁有高耗財的航空母艦、長程飛彈、核子潛艇……。造成緊鄰的世仇國家巴基斯坦的恐慌,也競相窮其一國的財力,購買一顆耗資美金一千多萬的「愛國者飛彈」以為自保。相對地,蓋一所開刀的醫院只需一萬美金就夠了的情況下,看見有限的經費卻被活生生地濫用了,人民的生命被踐踏,不如一隻偷生的螻蟻。這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呢?而遠在天邊的這群「陌生人」,我們又將如何看待呢?
從小我們就被教養成「人不能獨立索居」,因此為了所謂的「合群」而埋沒了個人的獨特性,終致隨波逐流,也只有少數人是處於「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狀態。時日一久,一般世人無形中多會被植入從眾的心理,不知「我」是誰?每天面對的竟是自己這一個「陌生人」!「飆車」一文中就提到時下的年輕人,因為缺乏自我意識與成就感,動輒以「飆車」來麻痺、突顯自己,拿生命的寬度來換取感官的「高速度」。另一則作者的親身經歷,發生在一個耶誕節前夕,為了探視旅居美國的親人,他挨家挨戶的敲門問路,總是被視為流浪街頭的「陌生人」,嚐到的只是一次次冷漠的閉門羹,這豈不違背了聖誕節「感恩」的精神嗎?書中總共收集有24篇精彩的故事—我是我、磁娃娃、可以開刀的醫院……等等,靜待各位看官細細地品嚐。
其實我們往往都可以少少的代價換取滿滿的祝福,譬如說花個十元、二十元買一條口香糖,那位兜售的「陌生人」就會不吝惜的回報妳「祝妳工作順利、平安快樂」!願意莫以「善小而不為,惡小而為之」與大家共勉!這也是作者要為「陌生人」請命的終極心願!(台北市故事協會陳碧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