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與選擇 ∥
上網記 ∥
向唐氏症宣戰 ∥
論捐精、捐卵行為之管理
尊重生命,由「胎兒」開始 ∥
確保母性的權益 ∥
謝豐舟
五月初,墾丁的珊瑚進入產卵季節,清澈透明的海水裡,佈滿億萬個微細的珊瑚卵子,隨著海洋,靠著機率,尋找受精的機會。當然大部分的卵子成了魚兒腹中的美食,但仍然會有少數倖存者成功地受精,為珊瑚繁衍下一代。
自然界裡,生物的繁衍,往往是一年一次而且是憑著機率達成繁衍的目的,例如珊瑚就是明顯的例子。較高等的哺乳類則比較有一對一的關係,例如獅群裡雄獅和幾頭母獅到了發情的時候,就自然交配,生下小獅,但這交配與生產,完全受著生物本能的控制,只要發情,自然完成交配和生產的過程,生物本身是毫無選擇的餘地。
相較之下,人類的生育已經進化到由人類自己來控制和選擇的地步,亦即是選擇性的生育(Reproduction by Choice)。當人類進入青春期,性器官發育完成,人類可以選擇要不要生育,當然這個選擇必需藉助種種避孕方法。一旦懷孕,人類也可選擇要不要生出下一代,若不想生出下一代,則可以選擇中止懷孕。當決定要生出下一代,人類又可經由產前檢查,選擇不具有先天性異常的下一代。例如透過羊膜穿刺,人類可以避免唐氏兒。
當然,你也許會連想,這樣的選擇可能會延伸到外觀、智商、個性,甚至性別。事實上,希特勒之流已曾經做過這樣的嚐試,終而帶來人類的大浩劫,而性別選擇也已干擾了自然界的平衡。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生育選擇的空間愈加寬廣,只是不知道,這樣的選擇必需止於何處,才不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然而,人類雖然擁有選擇性生育的能力,迄今,卻仍然無法給予「被生育」的下一代「選擇」是否要來到人間的機會。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告訴子宮內的胚胎,它出生後的父母,環境,然後問它要不要來這世間走一遭。
本文收錄於《迎接生命的一雙手》謝豐舟教授著,1996/12,台北:正中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