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重晚晴
在『晚晴』,我學到無以量計的愛、寬恕與希望。恍然明白,『捨得』是先捨後得,有捨才有得,這個答案解開婚變時千萬個為什麼的疑惑。感謝每一位協助過我的朋友們,讓我失去伴侶卻得到源源友誼,活到今日,看盡人生百態,依然願意相信,這是個充滿溫馨的世界,鼓舞了我新生進而有能力付出,多彩多姿的璀燦,來自琢磨,回首來時路,盡在不言中……。
一手牽一個孩子,含著眼淚,步伐蹣跚的單親媽媽,在白髮和皺紋不經同意的交換下,耳邊聽到的居然是「真好命,兩個孩子都那麼大了!」,「不簡單,這些年苦得還是有代價!」其實人生那有事事平順毋庸煩惱的?說穿了,只是把盡責任當成必須面對且不能逃避的過程而已,長時間下來,多少有些看得出來的成果,也是正常的。
有位婚姻專家強調自己夫妻恩愛、家庭幸福、提出許多夫妻相處之道勉勵別人,她認為:一個女人因為婚姻觸礁而懂得成長,多年後有極佳表現,她十分推崇,但不免懷疑,為什麼不能在婚姻期間努力成長,那麼婚姻危機大可解除,不致非要離婚不可;也不致家庭破碎,苦了孩子,製造社會問題等等。她的看法,我大不以為然,離婚美其名為「拆散一對怨偶造就兩對佳偶。」,「因誤會而結合,因瞭解而分開」……,畢竟不是結婚之初,兩人願意發生的完好結局,離婚原因很多,任何人碰上了,絕不會高高興興,當成喜事一樁,萬不得已,沒人願意走上這條路。婚姻有了波折,無不百般折磨思忖,該怎麼辦?大部份女人就算丈夫有千錯萬錯,只要他認錯改過,絕不願輕言離婚。這位作家何其幸運,她的丈夫「愛商」高,任何付出都被重視,個人充分享有婚姻正面的成長。然若女性不幸在婚姻路上飽受摧殘、鄙視、虐待、侮辱……諸多歧視,依她所言,若以成長後心態來承受,便無婚姻危機可言;只惜婚姻無法這麼簡單推斷,與「何不食肉糜?」一樣荒謬。
沒有痛過的人,永遠不知痛的滋味,隔靴搔癢,言不及義,大可說了歸說,我一向堅持,面對離婚時,不逃避、不畏懼,考量自身條件,選擇該走的方向盡了力,便無怨無悔,對方給你無情評價與刺激,不可影響自信。「成長」這東西全屬自由心證,不限於有無婚姻,它時時可以發生著,不熄不滅,至於選擇離婚與否,與成長絕對兩碼子事。
到現在,還有少數友人責備我:「那時候叫妳忍著點,睜一眼閉一眼,隨男人去荒唐,他玩累了,自然會倦鳥知返,妳偏不肯,非弄到要離婚不可。妳看,現在孩子大了,原該多好的一個家,真不懂妳那時逞強好勝,爭些什麼呀……」
我聽多了,已不易動氣,只笑著說:「是呀!是呀!」心裡清楚,當年他們戀姦情熱,最希望是我受不了後自殺,一了百了,不斷羞辱欲達目的不休,見我熬著不死,除不去眼中釘,又巴不得我神智失常,以此達到判決離婚條件,偏偏我人已走進精神科門診,吃了兩天藥,發覺腦子疾呆,這一嚇,逼自己快速恢復正常,不能親痛仇快,第三條路,才是離婚。想來前夫還是瞭解我的,離婚打擊對我而言,將是一時而非一世也,事過境遷,我的潛力發揮出來,可能造就點什麼,這也是他們極不願見到真相大白和絕處逢生的情景。
八十年,前夫二度離婚了。這對我來講,只是樁朋友發生了某事而已。記得這位當時的第三者在我求她手下留情,放人一馬時,還大言不慚地說:「妳丈夫不要妳是他的事,今天即使沒有我,也會有別人。」十年光陰,歲月流轉,這句話在她懷疑我是當今「第三者」時;一字不差印證在她身上,這情節荒謬得宛如影片在倒帶一樣。
不帶一絲喜怒,冷眼看幕起幕落,兩個女兒笑笑說,「妳不是常說早來晚不來,該發生的一定會發生嗎?現在離婚的女主角若是妳,不見得不比先前痛苦。多好,完全超脫了這些恩怨,落得清靜……。」重點轉移,生活提昇,眼前的日子,繁華似錦,樣樣美好,離婚讓我看清楚人性,多分寬容,少了計較。
七年前,接觸晚晴,完全投入。在此之前,以為事過多年,這段創傷早成為疤� 炕A豈不知,疤下傷口未癒,一碰就疼。幸賴晚晴的啟發、教育,讓我重新檢視療傷,傷疤長出新肉,看不出曾有傷口。友情的支援與引領,造就嶄新的自我,此時,我懂得為自己而活,每一日都有新的感覺,懂得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充實之後,才有付出的資格,終得明白,失去狹隘的男女情愛,原來是要我得到更綿延不斷關懷之情,晚晴給我於先,我像一面折光鏡,將這些情誼分散四射。工作餘暇,全部時間寄託在這個拉了我一把的團體,從姐妹們苦喪著臉,氣急敗壞地不知所措,到神采奕奕容光煥發,活出自己的天空,又將自己投入這個曾助一臂之力的團體,從付出中得到的回報,是滿足是安慰,已無言語可形容,所有辛苦都能回饋,也難怪從不感覺疲憊或厭倦。「我能,妳一定也能!」慶幸上天讓我有說這句話的本錢,讓我有機會用自身經歷鼓舞他人,當有人質疑「真的嗎?」我會拍拍對方肩膀,肯定地說:「真的!」看著對方眼裡閃著希望的淚光道謝離去時,暗中思忖:「當年如果有人這樣待我,要來的雖不能免,但有依靠的燭光,在黑暗裡便不致完全失明,活下去的勇氣與接受事實的毅力,藉著微弱的光芒,假以時日一定可以讓人生大放光明。」
物質上,我是個沒存款的窮人,精神上,富裕至極。兩個就業的女兒,毋庸操心,是最大財富;平靜快樂的心情,多少人想求也求不得,身體健康,一沾枕就睡著,不挑食,什麼都可口美味,穿得舒服自在,工作得心應手,樂在其中,上天厚愛若此,再嫌窮,就太不知足了。在晚晴,眾多姐妹有志一同,結為好友,除了身份證配偶欄空白,要有的都有了,得之東籬,失之桑隅,若天天愁苦於分外之長物,一輩子也快樂不起來。放眼離婚率高居不下,法律未能公平對待女性,衍生出諸多悲慘事實,層出不窮。我常想,晚晴給予的充其量是精神安慰,友誼扶持。面對這些不幸的姐妹,她們真正的苦,應該是婚姻不論維持或結束,都註定是輸到底的大輸家;勉強維持婚姻者;將遭受精神物質雙重壓迫,如:孩子割捨不下,身心煎熬,世俗眼光,經濟依賴,矮人一截饋饋;決心離婚者,往往是半生心血付之東流,孓然一身,兩袖清風,日後見孩子一面,困難重重…。在晚晴接觸多了這類的案例,件件令我心痛,除了安慰外,能多為她們做些什麼,是我與這些走過來的姐妹們一致的心願。
『晚晴』名號日盛,脫離一把鼻涕一把淚訴苦的層次,一方面延襲著姐妹情誼的溫馨協助,另一方面,積極投入民法親屬編修法工作。身受不公平待遇、歧視之害的過來人,深知唯有走上男女平權,才能使婦女在婚姻中得到保障,舉凡財產分配、子女監護,在勞燕分飛、分道揚鑣時,有妥善及公平處理之依據,讓感情受創的女性覺得「雖然……幸好……」,便夠人道了。性別不同,待遇不同,經濟大國如台灣,國民年收入已達萬元以上,卻仍存在著這般漠視女性的法律,對既得利益的男性,也是奇恥大辱。
每當姐妹們流著淚說:「聽說『晚晴』積極呼籲修法,這事我從不放在心上,也不想知道有什麼需要修改的法律條文;家庭和睦,夫妻恩愛……。誰知道情況突然起了變化,突然間,我必須面對太多太多要處理的事,赫然發現,有這麼多不合情理的法律條文,限制我爭取不到孩子,拿不到部份財產,完全處於劣勢,連去打官司,都遭遇不予受理的待遇,我該怎麼辦?……」。
眼看著胼手胝足多年的辛勞,霎時化為烏有,這滋味,只有身受者才能體會那種痛。錯以為『晚晴』只是個集棄婦於一堂,對男性韃伐謾罵之團體,所有動作皆以恨男性為出發點,鬧得對方不安寧為目標,甚至有些人認為『晚晴』鼓勵女人離婚、造反,這全是吃不到葡萄的酸心理作祟。實際上,這些倡言修法的女性,是自己入過地獄,深知地獄之苦,衷心希望今後的女性有良法為靠,既使婚姻出了岔子,情緒及生活能有再生之機,屬於法律的部份,能得到公平對待,而不是吃虧到底。
從青澀幼稚的少女,操持家務的平凡主婦,到成熟睿智的此際,一次又一次的歷練,讓我對這輩子充滿感激與珍惜,所有的波折,都是促使我進步的動力。從某個角度來看,自幼失怙,中年失夫,老年無子,中國女性最坎坷的身世,莫此為甚,對我來說,這些只是人生的枝節,影響不了主幹發展,我照樣活出自尊漂亮,把把手上的優勢,凡事從好的一面來看。誰說離婚的女人註定悲苦一生呢?當日子有目標,生活有遠景,每踏出一步都是實在而有力的。
在『晚晴』,我學到無以量計的愛、寬恕與希望。恍然明白,『捨得』是先捨後得,有捨才有得,這個答案解開婚變時千萬個為什麼的疑惑。感謝每一位協助過我的朋友們,讓我失去伴侶卻得到源源友誼,活到今日,看盡人生百態,依然願意相信,這是個充滿溫馨的世界,鼓舞了我新生進而有能力付出,多彩多姿的璀燦,來自琢磨,回首來時路,盡在不言中……。
本專題之文字版權屬「台北市晚晴婦女協會」所有,任何非學術性之引用,請徵得原作者之同意。
意見與回應 |
Yam Women Web since 1997.03.08 last
updated : 1998.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