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與孩子的心要如何能相印?要如何能常常迸出愛的火花呢?各方親職專家有各顯神通的撇步,在親子共讀中,我們只談一種粉簡單的「無心舞步」,只有兩拍,一拍有心,一拍無心,換來換去,就會心心相印了!
聽得一頭霧水喔!那我們就來吊書袋好了,書拿出來掛在門樑上,家裡的小孩大概就會變更聰明!
所謂「無心舞步」,學名叫做「去中心化的溝通行動」。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在與別人的互動中,通常都以自身的經驗與價值觀來詮釋我們所感受到的環境,也以此來判斷他人的言談行為,最後形成自己的感受,決定自己要做什麼樣的反應。
一般人都習慣以自己為中心來看世界與旁人,也就是站在自己心中的某一個點,收集他人發射出來的訊息,再以自己為中心點詮釋這些訊息,並作出回應。
去中心化是指個人在溝通的過程中,去除個人的中心化傾向。當「我」說話的時候,當然是以「我」為中心來放射訊息,但是當「我」在接收他人訊息時,就要開始跳「無心舞步」,暫時去掉自己,留下空無的心,來接收別人傳來的訊息。如果接收訊息時,還持續在發射訊號,必定與傳來的訊號在空中對撞,訊號一定傳不進來。
當一個熱心的媽媽看到朋友的孩子身體不適,關心地說:「你要告訴幼稚園老師注意元元,不要在換衣服或是睡午覺時著涼!」元元媽媽就說:「這個幼稚園的老師都不錯,可以放心!」此時這位熱心的媽媽又繼續提出許多衷心建議,說幼稚園小朋友很多等等諸如此類的話,繼續的對話可能就顯示她過度的關心,也過度涉入元元身體不適,以及元元媽媽照顧孩子的情境。
對話到此,可以發現這位熱心媽媽在說話時完全是以自己為中心,她幾乎沒有接收到元元媽媽的回應,她的大腦只想熱心地「發射」善意與她的經驗;如果此時她可以稍稍跳一下無心舞步,就不會因為熱心過度引起別人的反感,她的善意才真正能被和悅的接受。
什麼是善意?怎麼樣才可以讓人收到你的善意?當你對朋友、家人述說自己的心情時,你希望可以從他身上感受到什麼?溫暖、善意、尊重、關心;其實,這些回饋都建基於對方對你的「理解」之上,如果他沒有想要理解你的內心世界,並且真正理解你所表述的話,他所呈現的溫暖、善意、關心很難打動你的內心,因為這些所謂的關切只是對方自我的投射,這些關切可能只會讓你失望、卻步、逃離,這樣的情境經常發生在親子互動或是年老父母與子女的交談上。
所以,身為一個大大的大人,如果沒有想要理解小小的小人的內心世界,大人們的善意與關心常常變成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但是狗子吃了包子畢竟會飽一陣子,孩子吃了這種包子大概是永遠都不會有愛的飽足感。
共讀一定是你與孩子共處的時光,但,是否可以變成你與孩子相互達到理解同理的情境,就看你與孩子的「無心舞步」跳的如何了(摘自《親子共讀DIY》,匡邦即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