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議題論文集
摘 要
本文以1986年至1996年間倡議防治雛妓問題之民間行動為對象,探討其行動之理念與策略發展,並從女性主義的角度觀看其如何面對父權意識。本文發現以往民間行動透過「保護幼女」訴求達成法制化的運動目標,但原本由民間團體創發出來、意圖爭取大眾認同保護的語彙「雛妓」反而被污名化,變成與許多負面刻板印聯結的語彙,而增加少女再適應之困難。甚至因為內部行動理念未整合完全、對外同時呈現互相矛盾的論述,一般閱聽者或許會基於一時同情或現實利益而提供資源贊助,但仍只選擇性地接受符合其既定印象與價值觀之說法而已,真正被說服改變其道德判斷者有限。故整體說來,今日民間行動仍無力改變歧視女性、以性道德標準分化女性的父權文化邏輯,卻可能落入「弱化女性」的困境。本研究因此建議未來行動團體應研議如何增權於從娼少女的倡議手法,並且正面檢視其色情與娼妓政策,發展出既能保障從娼女性(成年或未成年,被迫賣或自願)需要,又能改造歧視女性的父權文化之政策。
張碧琴:女性主義與防治雛妓問題的民間行動之關係
本頁所有連結論文著作版權均為原作者所有,任何形式之使用、流傳,請徵得原作者之同意與授權。
意見與回應 |
Yam Women Web since 1997.03.08 last
updated : 1997.0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