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婦女資訊網 | 台灣婦女網路論壇 |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 蕃薯藤台灣網路資源索引 |
女性議題論文集
  林佩瑾 1995 台灣的反婚姻暴力行動之研究

1995 台灣的反婚姻暴力行動之研究

林佩瑾

台北市政府24小時保護中心
社區發展季刊 79期(1997.9.30)


  近十年來,在台灣針對「婚姻暴力」的研究成果頗為有限,研究本身若不是缺乏適當的社會結構框架,就是缺少具體的歷史觀點,所以未能由歷史的素材裡粹煉出緊密貼合台灣現況的受虐婦女圖像,自然就更不可能進一步描繪出一套受虐婦女運動的實踐戰略之系譜。缺乏上述幾個基礎,「婦女受虐的事實」與「女性主義戰略」之間幾乎找不到任何有效的對話圖式,更無法達成堅實活絡的連結,用以改善女性被壓迫的現況。所以,在分析反婚姻暴力行動之前,不得不先把一個運動史觀給架構起來,從具體的史料裡知道我們在過去為受虐婦女做了什麼事,現在又正進行著哪些事,而這些工作和目標的設計與執行又是在什麼樣的狀況和脈絡裡運作出來的;女性主義理論是否妥切地運用在歷史的受虐婦女主體經驗上,以適當的方式和管道激發女性的力量,有效地引導、匯集到行動的具體方向,凝聚出更堅實而富彈性的力量,或攻擊、或消解父權宰制機制頑強的抵抗。

  在這樣的前提底下,我開始在文獻資料裡抽絲剝繭,一點一滴地堆砌出一九八○年代後受虐婦女保護運動的面貌,並且將注意力擺在她和女性主義實踐所承現出來的突出特徵,以及其抗拒軌跡中的策略性與脈絡性意涵。而婚姻暴力絕不是少數婦女個別的不幸事件,而是一個人權法治國家普遍的社會問題(丁雁琪,一九九六);然而只因它發生在緊閉的門後,門後的受害者便得不到社會正義的聲援與權利保障的眷顧,甚至我們在對待動物的殘酷認知似乎更早於對婦女虐待的瞭解,一般人知道毆打事件的存在,但卻不了解它的嚴重程度和對他們生活的衝擊,所以在此急需解決的問題是:我們如何使整個事件成為每個人的切身之事來改變他們(特別是男性)的態度?我們的敵人、目標為誰?誰有必然的影響力?誰正在為此議題努力?以及誰來支持受虐婦女?

  歷史的資料告訴我們,台灣反婚姻暴力行動的發展幾乎是伴隨著行動機構與重要事件與活動方案的效應而衍生出它獨特的面貌與脈絡。台北市社會局北區婦女服務中心(簡稱北婦)介入受虐婦女服務領域,首先開啟了反制行動的序幕;接著第一個受虐婦女庇護中心的成立,則意謂著整個工作逐漸步入正軌;而鄧如雯殺夫案所組織的聲援聯盟,更將支持受虐婦女的行動帶入高潮;至於之後陸陸續續舉辦的研討會或是講習活動,甚至較大規模之立法行動、政府與民間合作之「婚姻暴力警醒週」以及彭婉如命案的重視婦女人身安全效應,都為防治婚姻暴力工作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並導向一個充滿變數的關鍵時刻。


 

 林佩瑾 1995 台灣的反婚姻暴力行動之研究

前言
壹、反婚姻暴力工作的階段性發展
貳、反婚姻暴力行動的特色
參、女性主義的行動策略
肆、結語
參考書目

 

家庭暴力!從何處來?往何處去?


本頁所有連結論文著作版權均為原作者所有,任何形式之使用、流傳,請徵得原作者之同意與授權。

意見與回應
Yam Women Web since 1997.03.08 last updated : 1998.01.19
All Rights Reserved by 開拓 Formosa on WWW 工作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