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927討論區我要連署∥回首頁

我們的孩子,竟要忍受這樣的童年!

 

  農夫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從水源引了一道溝渠來灌溉,結果發現水都溢到別處去了。他直覺的反應是,應該把上游的閘門關小一點。您說,他的判斷對嗎?

  教育是我們的田,經費是灌溉的水;發現教育經費浮濫浪費的時候,去把上游的「活水源頭」關掉,是正確的做法嗎?

  答案是,要先查看一下田裡缺不缺水──不能只看水有沒有流到別處去。如果田裡缺水,就要疏通溝渠進田的入口,或加高溝渠的堤岸,但必須同時保持活水的來源;否則,水縱使不流到別處,但也不會流到田裡!

  所以,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的教育這塊良田,到底缺不缺經費?

  今天的教育,無論是大人小孩,沒有不深惡痛絕的;但是教育改革喊了許多年,為什麼總不見效呢?一般人也許迷惑於「多元入學方案」,「廢除聯考」,「常態編班」,「刪減教科書內容」,但您只要定神想一下,所有這些「花樣」,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都是不必花錢的。(除了「女生上成功嶺」,但這剛好是不相干的)

  然而,不投入更多資源,真的能改善現狀嗎?天下真有白吃 的午餐嗎?

  李遠哲院長向連戰要求區區的卅億,為國小增加行政幹事, 居然被一口回絕,理由就是,沒有經費!

  台灣在「國際競爭力」的排行直線下降,就是因為在教育、 文化、生態上的表現太差,比如說,中小學師生比這一單項,台灣只能排在第卅七名!為什麼大學不能大,小學不能小,班


  升學壓力的根源,是在學校不夠多,或是大家願意去唸 的學校仍嫌太少;解決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多辨好的學校 ,或是改善不好學校(改變招生方式,對於粥少僧多的現狀完全無濟於事)。然而,為什麼不擴充既有的師資設備?為什麼不廣設高中大學?為什麼不降低學費,或補助工農子弟 (註1)?理由只有一個,沒有經費!

  所有能發揮實效的改革方案,都必須投注「實質」的資源(註2);事實上,今天台灣教育的慘狀,就是五十年來廉價辨教育的結果(註3)。

  我們的孩子,竟要忍受這樣的童年,不是因為別的,正是因為,教育的這塊良田,長期缺水!然而,取消教科文下限,正是砍斷「活水的源頭」的殘酷而又有效的手段!

搶救教科文,就是:解救每一個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