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這個遙遠的北歐國度,會讓人想到什麼?皓皓的白雪?陰鬱的廣闊森林?極地的北光?諾貝爾獎?恐怕許多人對於瑞典的初步印象是停留在「性開放」這樣粗淺的概念上。 沒錯,瑞典的確是一個「性開放」的國家。不過,這裡所謂的「性開放」倒不是像台灣一般粗淺的、有意醜化的解釋為個人對性活動和對象毫無原則,而是社會整體對於性議題抱持開放、多元、尊重的基本態度,這也使得瑞典這個國家在性教育的關注上獲得較正面的發展。
由女書店出版,劉慧君翻譯的《可以真實感受的愛》(英文書名為Love!
You Can Really Feel It, You Know!)是一本瑞典性教育教師手冊,內容記載了瑞典這個性議題先進的國家,從1942年起於小學實性教育以來的種種成果,以及不斷自我反省的過程。幾乎所有國家的人民在剛開始接觸性議題的時候,都會帶著恐懼、不安、和排斥的心理,瑞典也不例外,本書第二章就描寫了瑞典在本世紀初剛剛推行性教育的時候所遇到的難題--社會傳統道德的固執、法律仍然禁止販賣保險套、各種對性病的誤解--這些阻力事實上也是促成後來瑞典社會極力改善性教育盲點的動力,期望透過這種改革來建立一個較多元、兼顧到個別差異、提供足夠性資訊給所有人的教育理念。
身為一個處於教育最前線的基層教師,應該堅持什麼樣的性教育理念?面對層出不窮的性議題時又該以什麼態度面對學生?遇到性暴力、墮胎、同性戀、男女交往、婚前性關係等與情慾相關的詢問時,又如何提供最具時效、最有資源的可能答案?這些都是這本書探討的重點。
在瑞典,性教育是一門必修科目,沒有人有權利拒絕修課。這種舉動實在讓這幾年才吵著要把兩性平等教育和性教育納入基層教育的台灣感到汗顏。而且在台灣,性教育幾乎是一面倒的以生理結構為導向,充著以「性學專家」為主流的「性道德教育」。
相較之下,瑞典的做法可說相當具有進步性。它不以生理為主要意識形態,展現性議題的多元時--身體的認識、同性戀、墮胎、手淫、倫理道德、情感追求、人生選擇等等--都有以一種「性肯定」(sex-positive)的積極態度去面對。
特別在針對性行為所發生的場域時,瑞典展現了高度的多元和肯定,只要是個人自己選擇的、自願的、愉悅的性行為都值得肯定和尊重--不論發生在婚前或婚後,也不論發生在同性間或者異性間。與台灣教科書及社會道德觀念中充斥著對有性行為女孩子的百般恐嚇和汙名比起來,瑞典的實事求是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這本書有個很大的特色,也就是花了非常多的篇幅探討「同性戀」議題。不僅有專章討論同性議題,也不斷的在其他章節中把同性戀的考量納入整體的討論中。同性婚姻在瑞典早就合法,在性教育手冊中正面、開放的談論同性戀議題也是理所當然的;這對於還處在極度恐懼同性戀的台灣社會來說,給了我們很大的深思跟反省。
另外一方面,本書也處理了殘障者、智障者這類少數族群的相關性議題。這樣的關懷宣稱,「性」是「所有」人應該享有的基本人權,不應該因為身心的殘障就受到剝削。這樣多元的人文社會關注,也讓瑞典的性教育有較寬闊的胸襟去對待所有的人。畢竟,在任何一個社會中,唯有當處在社會結構最低層的弱勢族群都能夠獲得充分的社會支援時,真正的平等和公義才可能到來。
教師在整個教育體制裡扮演著一個關鍵性的角色,可以是知識的推動者,但也可能情慾的操控守門員。面對越來越多元複雜的社會發展,教師應該多多反省自己所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面對充滿成見的、複雜的性議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教師是有侷限性的,並非所有議題處理起來都可以心應手;也因為這樣,才常常逼得老師只好採取最消極、最「快速」的恐嚇手段--不准、不聽、不談、不問。
長久下來,學生只好「自力更生」,從朋友、從刊物、從媒體、從各式各樣的文化素材去找尋自己的情慾空間,而這般沒有支援的搜索所換取來的大部分都是最粗糙、最容易造成遺憾的資訊,也使得情慾永遠無法獲得進一步的發展,無法產生一精緻的、有用的、具備了正面價值的情慾材料。說實在的,對於老師來說,重要的不是日以繼夜的想怎麼去圍堵、防範學的情慾出軌,而是必須體會到在社會快速的變遷之下,如何提供學生最多元、最具思考價值、最開放的態度,去面對複雜的性議題以及實際生活中的身體探索。
如果說這本書有什麼不周全的地方,那可能就是這本書充滿自省態度以及迂迴說理的敘述方式,對身處在台灣的人民來說比較不熟悉。同時對於部份更邊緣的議題-雙性戀、家人戀等-沒有提及,也是令人感到些許的遺憾。不過瑕不掩瑜,《可以真實感受的愛》依舊提供了我們廣大、更積極、更肯定的態度去看待性議題,同時更提供了教師一個積極的支援背景,去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以創造一個較有前瞻性的做法與對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