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婦女資訊網 | 台灣婦女網路論壇 |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 蕃薯藤台灣網路資源索引

 

'98台灣婦女的處境:婦女與教育

 

女性就學機會增加,但教育程度越高,女性所佔比例越低

  在1950年代以後快速的教育擴張過程中,女性的就學機會也急遽增加,至1994-95學年度,各級學校女學生已接近全部學生的半數,以就學人口的性別比例而言,兩性教育機會在量的方面已經接近均等

  然而仔細分析會發現:教育階段越提高,女性的教育參與率越低,至碩士班女性比例只有 29%,博士班更降至 19.2% ﹝表 21﹞。再且,在同一教育階段,女性總是集中於聲望較低的職業學校;在同一類別學校中,女性又集中於聲望較低的私立學校。除了就學機會的不利之外,台灣女性在高職與大專的就讀科系,也較集中於接近傳統女性角色的領域﹝表 23﹞

女性就讀科系偏於家政、護理與商科

  1995-96年度,高職的家政與護理兩類學生中,超過 96% 為女性,商業類女學生也佔約 80% 以上,而工業類只有 14%。在大學與專科階段,女學生則集中於人文與社會科學,五專、三專與二專科技相關科系的女生不到 40%,大學 26% 研究所則女生佔不到二成。 ﹝表 22﹞

  傳統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影響女性學習領域的選擇,然而,除了社會價值觀與家長期望之外,學校教育更在課程設計、教學活動、教材內容等方面,有系統的、制度性地強化兩性角色的板印象與不平等的權力關係

教育過程中的傳遞嚴重的性別偏見

  課程與教科書是學校傳遞知識與社會價值觀的主要途徑,長久以來,我們的教科書充斥著對女性的偏見,國中小學的教科書出現的人物,幾乎都是男性,少數出現的女性,也局限於克盡主婦職責的「女主內」角色。即便是在婦女團體與相關研究人員的抗議、批判後於1992年改版的國小教科書,其中的性別偏見雖已較舊版改進,但是從四年級開始,女性在社會上的角色又消失了,刻板印象與不符時代現實的女性形象依舊充斥。

  在升學競爭的籠罩下,學校以統一編訂之教科書為唯一教材,其偏狹扭曲的性別意識形態成為千萬學生的「標準答案」,對學生的性別問題認知與態度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

  校園內教職員角色分工,是學生日常觀察模仿與角色認同的對象。在中小學金字塔型的人事結構,底層的職員與基層教師以女性為主﹝表 19﹞而上層的主任校長則大多為男性﹝表 20﹞。學生習於男性校長發號司令、女性教職員遵從配合的景象,很容易把社會間男女地位的不平等視為理所當然。

小結

  在由男性主導,以國家發展與經濟成長為目標的教育變遷之下,女性的就學就業機會增加了,但是失衡的教育擴張政策,學校中男尊女卑的人事結構,充滿刻板印象與性別偏見的課程與內容,離兩性平等教育尚有大段距離

'98 台灣婦女處境報告
☆ 女性與法律 ☆ 婦女人身安全 ☆ 女性的工作處境 ☆ 婦女與健康
☆ 婦女的福利處境 ☆ 人口與家庭 ☆ 女性的政治參與
☆ '98 台灣婦女處境報告之相關數據

意見與回應
Yam Women Web since 1998.03.08 last updated : 1998.06.12
All Rights Reserved by 開拓 Formosa on WWW 女性與社區工作小組